人身保护令有何法律地位
时间:2025-01-09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何谓人身保护令?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家庭暴力受害人起诉到法院不要求离婚,仅要求对方停止侵权的案件,法院则可以通过向受害人颁发“人身保护令”,即以民事裁定书的形式责令家庭暴力实施者停止对受害人的侵害,其实质则为本文所涉的民事诉讼中的行为保全。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人身保护令的法律地位
什么是人身保护令
人身保护令是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而设立的一种司法保障制度。根据受害人或相关主体的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做出禁止施害人威胁、殴打、跟踪、骚扰受害人的裁定,并将该裁定通知施害人。如果施害人拒不执行该裁定,法院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人身保护令的目的是教育、警示和威慑施害人,以防止受害人遭到施害人的威胁、殴打、跟踪等行为,并确保民事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
家庭暴力的定义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一种行为,具体来说,就是家庭中的一方成员利用暴力、威胁、羞辱等方式对家庭成员中的另一方进行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
人身保护令的法律依据
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修正之前,法院通常通过人身保护令来保护诉讼人的权益。人身保护令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1款第(11)项的相关规定或者民法通则第134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然而,这些规定并不能直接适用于当事人的行为。而在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第100条直接规定了行为保全的事项,为人身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家庭暴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及其五大亮点。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身体和精神侵害行为,并将精神暴力纳入其中。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报告家暴的义务和责任,同居暴力也受到法律约束。还建立了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内容。该法详细规定了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法律责任,并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法律保护范围广泛,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保护对象以及同居期间施暴的情况。该法于3月1日起施
-
家庭暴力典型个案
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过程。受害者是一位遭受丈夫长期欺凌的老年妇女,我们对其进行了心理安抚和法律援助,最终通过法庭调解成功离婚。文章还分析了家庭暴力的原因、特点和危害,包括历史、经济、思想、素质和社会原因等。家庭暴力发生于家庭内部,具有隐蔽性、
-
内地居民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内地居民、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以及外国人所需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包括户口簿、身份证、有效通行证或回乡证、有效护照等,并需要提交无配偶和无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或证明。不同群体所需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有所不同,但都需要保证
-
离婚协议的变更及修改方式
-
嫖娼后起诉离婚案件的法律审查与判决
-
人身保护令有何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