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第43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如果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受害人要求依法处理的,公安机关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机关要求处理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置。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的规定,对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如欺打他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公然侮辱他人等,如果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可处以拘留、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
根据《反家暴法》第三十三条,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将给予训诫,并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或拘留。
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如果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将受到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
家庭“冷暴力”是否应当赔偿的法律问题。虽然家庭“冷暴力”对受害方造成伤害,但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无法将其认定为家庭暴力并进行赔偿。文章还提及了关于家庭暴力的具体定义及与家庭“冷暴力”的区别。最终指出,法院在判决赔偿时缺乏法律依据。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问题。即便夫妻一方有过错,如重婚、同居、家庭暴力等,夫妻共同财产仍应平均分割,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但不是少分或不分共同财产的理由。同时,法律也规定了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况下有赔偿请求权,如对方存在重婚、同居等情形。但请求赔偿
家庭暴力的法律界定、成因和特点。家庭暴力被定义为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对妇女造成身心和性方面的伤害。我国现有法律对家庭暴力的界定存在不足,需要完善。家庭暴力的成因包括封建思想影响、公众不当宽容等,具有隐蔽性高、施暴者多为亲属或伴侣等特点,对受害者造成严
婚姻法修正案的新变动,包括夫妻同居义务的争议、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的确立、损害赔偿制度对重婚的遏制、个人特有财产的归属、离婚过错赔偿原则的引进、离婚条件的规定以及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等。新婚姻法下的离婚方式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