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订立遗嘱一方能否变更
对于这一方面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关于财产共有人立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部分有效处分他人的财产部分无效的批复》之规定:财产共有人如立遗嘱处分财产,仅限于处分自己的财产部分有效;若处分他人的财产部分,则无效。
《遗嘱公证细则》第十五条:两个以上的遗嘱人申请办理共同遗嘱公证的,公证处应当引导他们分别设立遗嘱。
遗嘱人坚持申请办理共同遗嘱公证的,共同遗嘱中应当明确遗嘱变更、撤销及生效的条件。
因此,如果一方想变更共同遗嘱,则只能对自己的1\2产权做出变更处分。如果夫妻一方死亡,那另一方不得违背配偶的遗愿对配偶的部分产权进行处分。
“夫妻共同遗嘱何时发生效力”,夫妻共同遗嘱的生效时间是共同遗嘱的所有被继承人全部去世以后。“一方是否可以变更夫妻共同遗嘱”,只能对自己的1\2产权做出变更处分。应注意的是,当出现遗嘱人在共同遗嘱中互相指定对方当事人为遗产继承人,而一个遗嘱人已经死亡,别的遗嘱人尚健在时,应当确认共同遗嘱中,已经死亡的遗嘱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已经生效,尚健在的遗嘱人所作的意思表示部分已经失效。
共同遗嘱,又称合立遗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遗嘱人共同订立的一份遗嘱。共同遗嘱有形式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和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之分。
所谓形式上的共同遗嘱又称单纯的共同遗嘱,是指即内容各自独立的数份遗嘱记载于同一份遗嘱中。这种单纯的共同遗嘱其在实质上为数份独立遗嘱,只不过形式在同一份遗书上,其产生各自的法律效果互不影响。而实质意义的共同遗嘱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遗嘱人将其内容共同或相关的意思表示形成一个整体的遗嘱意思表示,从而定格于同一遗书上。这时遗嘱人之间的遗嘱表示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间牵连和制约的。严格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应限于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以严格意义上的共同遗嘱为准。
共同遗嘱在形式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相互遗嘱,两个遗嘱人相互以对方为自己遗产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另一种是相关遗嘱即相互以对方的遗嘱内容为条件的遗嘱。
共同遗嘱在内容上通常有三种表现:一是,相互指定对方为自己的遗产继承人;二是,共同指定第三人为遗产的继承人;三是,相互指定对方为自己的遗产继承人并规定后死者将遗产留给某第三人。
遗嘱公证的变更问题,指出遗嘱公证可以通过再立公证遗嘱的方式进行变更。同时介绍了遗嘱公证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公证遗嘱的不可撤销性和变更的限制。相关法律规定提到经过公证的遗嘱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且只能通过再次公证的方式进行变更。
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的法律区别。法律行为性质上,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行为,必须协商一致;而遗赠是遗嘱人单方行为,可单方面订立遗嘱并随时变更。在权利义务方面,遗赠扶养协议体现权利义务一致原则,而遗赠不受扶养义务限制。内容方面,遗赠扶养协议包括遗赠财产和扶养
关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关于立遗嘱时继承人是否可以在场的问题,以及相关的遗嘱形式和见证人的规定。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必须在场,但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口头遗嘱仅在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包括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等要求。其中主体必须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意思表示真实;客体必须是个人合法财产且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并为胎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