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民事诉讼,是指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诉讼,即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涉外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涉外因素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涉外因素;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涉外因素;法律关系的客体
2023-08-16
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023-08-16
1、自然人是一种个体,而非自然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第五十九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2、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资格平等地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2022-09-20
由本人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有关证明、证书原件或复印件,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报市、县公安机关审批后,办理变更,缴交相片换领居民身份证。
2022-09-17
无论跟哪一方姓,都不会影响父母对其履行抚养义务。(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2022-09-16
即血缘关系无法改变,因出生而产生,因死亡而消灭,当事人自行断绝关系的行为无效。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第一千零七
2022-09-15
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2022-09-14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2022-09-13
因此对于过继关系的解除,当事人可以在上述两种方式中进行自主选择,从而完成过继关系的解除。送出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9-09
只要当事人符合户口原籍地的准入政策要求,并且原籍的集体及户主都同意接收即可。迁户口的,需要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
2022-09-08
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由卫生部领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工作。
2022-09-07
直系血亲是指具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之间的关系;直系血亲除血缘关系的直系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4,同父异母的继承人,各自都可以继承本人亲生父母的各项遗产。
2022-08-30
对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邻里纠纷很普通也很常见,几乎都是为了一些小事引起的,很少有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如果任何
2022-07-27
代理关系可以包括委托关系,有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等。而委托关系仅仅是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第九百一十九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
2022-07-26
保证书一般都是个人或单位在有所保证时向上级组织或集体发出的一种文书。尽管保证书是单方发出的,但保证书的具体行文却仍需依照一般书信的格式。另外保证书的具体保证内容一般也是用分项的方式一条条地列出的。
2022-07-25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指出契约关系既有人的意志属性又有物质关系制约属性。法律关系的产生依赖于当事人的个人意志表示,而非仅依赖于国家意志。法律适用的目标和步骤包括查明案件事实、选择和确定适用的法律规范以及推导出合理的法律决定。案例分析展示了法律适用的实践
中国旅馆业对外国人的住宿登记管理规定。外国人在中国旅馆住宿时,旅馆需进行登记并报送信息至公安机关。住宿登记的目的是确保外国人的住宿情况被及时掌握和监管,维护社会治安和保障公共安全。旅馆和外国人都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涉外继承的法律制度,包括涉外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在涉外继承中,法律适用原则采取分割制,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在涉外遗嘱继承方面,我国尚未有明确规定,需分别分析适用各自的冲突规则,并借鉴各国立法实践。文章涉及立遗嘱人能力和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问
甲国引渡请求的合法性分析,包括其构成要件、人道主义原则下的引渡拒绝、军事犯罪的引渡拒绝等。同时,文章还涉及涉外民事关系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选择适用法律的范围以及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的选择权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的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