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违反赡养义务的须承担侵权民事责任。
侵权民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客观要件:
第一,有侵权损害事实。赡养人违反赡养义务会导致被赡养人生活无法维持,无食可得、无居可安,被迫流离失所。
第二、加害行为的违法性。《婚姻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赡养人的义务。赡养人的违法行为表现为不履行赡养义务,这种违法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违法行为直接导致被赡养人生活陷入困境,甚至危及其生命。
主观要件:
第一、须具备行为能力。赡养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并且有可靠的经济来源,能够承担赡养义务。对于确实有困难无法履行义务的情况,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免除赡养义务。
第二、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养老育幼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当赡养人不履行义务时,应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赡养义务导致赡养人权利受到侵害,被赡养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判决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即承担必要的赡养费用义务。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的规定,违反赡养义务时,适用的主要方式包括停止侵害、返还财物、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对于需要及时支付费用而拒不支付的情况,可以要求赡养人停止侵害并立即支付;对于赡养人侵占老年人财产,导致老年人陷入困境的情况,赡养人应返还财物,并承担老年人直接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对于辱骂、体罚等对老年人的行为,赡养人应道歉并请求被赡养人的谅解。
2. 违反赡养义务须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46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实诽谤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节较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赡养人违反赡养义务的行为程度未达到构成刑法上的犯罪时,将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应处罚。而当违法行为构成刑法中的某一罪名时,赡养人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在实践中,赡养人的行为可能构成虐待罪或遗弃罪。
汽车牌照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问题。随着《民法典》的生效,车牌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因为它只是车辆的标识,属于许可证。而机动车作为一种财产,可以继承。遗产范围包括公民的各种财产和法律允许的所有生产资料等。根据法律规定,某些财产不得继承。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如何按照法定继承程序处理。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按照一定顺序继承。遗产分割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可协商或请求基层组织调解。继承人的遗产分割权需遵守诉讼时效规定,且未放弃继承且未进行遗产分割的继承人,可对遗产以
《民法典》生效日期下老人遗产的分割问题。首先提及《民法典》替代了原先的《继承法》,并明确了遗产继承的顺序。在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按照遗嘱规定继承;若无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若无则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