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的案例,赵某于2001年3月19日通过拆迁获得了密云县檀州家园东区*号楼*单元*室楼房1套。2005年8月23日,赵某将该套楼房赠与其子,并在公证处办理了赠与公证。2005年12月15日,赵某隐瞒已将该套楼房赠与其子的事实,通过中介与范爱芬签订房屋买卖协议书,协议约定将该房以16万元的价格卖给范爱芬,从而骗取范爱芬购房首付款人民币9.5万元,已退赔3000元。赵某表示,儿子在得到赠与的房产后,对自己未尽到赡养义务,他就可以拿回来。赵某坚持声称自己并没有骗取范爱芬钱财的目的,因为他认为房子本来就属于自己所有。
经审理认为,赵某无视国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并以签订房屋买卖协议书为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赵某犯合同诈骗罪罪名成立,法院予以支持。被告人赵某违法所得应依法追缴。鉴于被告人赵某自愿认罪,对其酌情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赵某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判决被告人赵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罚金人民币5000元。继续追缴被告人赵某违法所得人民币92000元,发还范爱芬。
有人认为,被告人是在基于自己的错误认识的情况下,以为自己仍是房子的处分人才出卖房子的,并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所以,不应构成犯罪,只按一般的民事合同纠纷处理即可。
还有人认为,被告人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客观上隐瞒事实真相,赵某在不具备房屋所有权的条件下与范爱芬签订了卖房合同,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也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签订合同是假,骗取财物是真,从主客观上分析其行为已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当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刑罚范围根据数额的大小分为三个等级。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有着本质区别,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可以从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合同能力、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诈行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财物处置情况以及未履行合同的原因等几方面考察。
合同诈骗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利用合同,即通过签订、履行合同的手段予以诈骗。行为人利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过程进行诈骗,必须是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而不能是在其前或者其后。此外,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和如何处置所得财物也是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重要因素。
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的要约性及其具体确定标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逐年增加,虚假广告欺诈买受人问题突出。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商品房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一般视为要约邀请,但如果其中关于开发规划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
存量房的概念和买卖程序。存量房是指已被购买或自建并取得所有权证书的房屋,相对于增量房而言。买卖程序包括签订买卖合同、办理转移登记等步骤。存量房交易程序包括申请登记、审查产权、办理手续、转送材料和颁发房屋所有权证等。
个人二手房买卖的法律程序。在个人二手房买卖过程中,包括信息沟通核实、签订买卖合同、提交申请审查、办理立契手续、缴纳税费、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以及办理贷款手续等环节。在交易过程中需注意产权状况和交易房屋的性质,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顺利进行。
房屋买卖合同的延期规定和房屋买卖流程。合同延期规定包括当事人协商一致、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等情形。买卖流程包括建立信息沟通渠道、确认房屋合法性、提交申请并接受审查、缴纳税费、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和办理贷款手续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