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的身份关系与被继承人的利害关系是决定继承人是否有权继承的依据。只有在继承开始时与被继承人存在法定范围内的亲属关系的人才能成为继承人。如果在被继承人死亡时,与被继承人解除身份关系(如离婚)的人将无法成为继承人。此外,如果被继承人死亡时已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存在,则第二顺序继承人将无法参与继承,但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向第二顺序继承人赠与一定财物,则该继承人可以参与继承。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财产经常发生变动。对于被继承人来说,其在生前对财产的处分具有法律效力,但在死亡后无法再对财产进行处分。因此,遗产的数量和种类在被继承人死亡时就已经确定,并成为继承人继承的对象。当然,遗产也可能遭受毁损、灭失或增值等情况,这会影响到遗产的范围,但这些问题属于遗产的保管、使用和收益等方面。
继承开始时,遗产的所有权就转移给继承人。如果只有一个继承人,则其将独自享有遗产的所有权,这被称为单独继承。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继承人,则他们共同继承遗产,遗产成为他们共有的财产。各继承人可以对共有财产进行分割,也可以选择不分割而共同占有。
遗嘱是一种单方面法律行为,可以随时设立、变更和撤销。这导致不同的遗嘱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此外,法律对遗嘱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还需要确定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无论是遗嘱的内容相互矛盾还是缺乏有效要件,遗嘱人都可以进行补正。因此,遗嘱的效力必须在遗嘱人死亡时最终确定。
根据继承法第八条的规定,如果继承人的权利受到侵害,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期间从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然而,超过20年的继承权侵害案件将不再受理。因此,继承开始是确定20年最长时效起算点的关键。
通过以上内容,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转继承权的法律效力相关问题。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企业产房屋的遗嘱效力问题,指出企业产房屋不属于个人财产,因此被继承人通过遗嘱处分企业产房屋没有法律效力。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遗嘱生效的五个条件,包括遗嘱人的遗嘱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遗嘱处分的财产必须
转继承的条件和对象。转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相继去世情况下的继承方式。其发生需满足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去世且未实际取得遗产的条件。转继承的对象为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他们只能继承被转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
四岁男童朱某兵是否能代替母亲继承姥爷的财产问题。姥爷王福才因交通事故去世,留下两套房屋和一笔补偿金。朱某兵的父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遗产。被告辩称朱某兵的父亲滥用监护权,且王丽在临终前已放弃遗产继承权。文章依据继承法相关规定,遗产由特定继承人继承,
继承权的行使条件,包括继承人在一定时间内行使其继承权的规定,遗产分割的限制以及转继承人的继承范围和身份范围。继承人需在其规定时间内行使权利,遗产只能由法定继承人直接分割,转继承人只能继承被转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身份范围包括直系血亲和其他法定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