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继承不适用于遗赠,代位继承适用于法定继承,而遗赠适用于遗嘱继承;代位继承要求被代位继承人是被继承人的子女,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代位继承人的子女或晚辈直系血亲,而遗赠适用于非法定继承人之间。
李某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叛徒和历史反革命,家被查抄,本人也被关押。1980年平反出狱,退还了被查抄的财产并补发了关押期间停发的工资共计6万元。1993年李某死亡。李某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在外地工作,次子先于李某去世,未留下子女。在办理后事时,人们发现李某留有存款6万元和一份遗嘱,遗嘱中写明:李的好友肖某在其被关押期间曾给予其极大的帮助,心存感激,决定在其死后从遗产中拿出2万元赠送给肖某,以报答其恩情。李的长子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继承人,遗嘱中的肖某早在1992年已经死亡无法继承,遂主张6万元全部归自己所有。肖某的儿子小肖认为自己有权代位继承2万元遗产,于是向法院起诉。
本案中涉及两个概念,遗赠和代位继承。
遗赠是指自然人通过设立遗嘱把遗产的全部或一部分无偿赠给国家、社会组织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并在死后生效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其中设立遗嘱的自然人称为遗嘱人,被遗嘱人指定接受遗产的人称为受遗赠人。
遗赠具有以下特征:
1. 遗赠是一种无偿给予他人一定财产的赠与行为。
2. 遗赠是在遗嘱中规定的,须以遗嘱的方式进行。
3. 遗赠与遗嘱继承同属死因行为,此区别于生前的赠与法律行为。
4. 受遗赠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
5. 遗赠须由受遗赠人亲自接受,并明确表示接受时才发生遗赠的法律效果。
6. 受遗赠人无权参与遗产分配,仅能从继承人或遗嘱执行人处取得受遗赠的财产。
根据该定义,本案中李某赠送给肖某2万元钱的行为规定在遗嘱中,肖某不是李某的法定继承人,因此李某对肖某的赠与应属于遗赠。
代位继承,又称间接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其应继份额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继承法》第11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因此,依照法律代位继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代位继承发生的原因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2. 被代位继承人仅限于被继承人的子女及直系亲属,被继承人的其他法定继承人不能成为被代位继承人;
3. 代位继承人仅限于被代位继承人的子女及直系亲属;
4. 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在遗嘱和遗赠继承中均不能适用代位继承。
根据上述概念可知,一是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而遗赠只适用于遗嘱继承;二是代位继承中被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代位继承人的子女或晚辈直系血亲,而遗赠只适用于非法定继承人之间。本案中,肖某作为受遗赠人继承遗产的依据是李某的遗嘱,不是法定继承;此外,肖某的儿子小肖不是李某的继承人,也不能适用代位继承。因此,本案中,小肖无权要求代位继承李某遗赠给肖某的2万元钱。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被继承人的长子是法定继承人,应依法继承。被继承人在遗嘱中指定的受遗赠人因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依法受遗赠人的儿子小肖不能代位继承。依据《继承法》判决如下:(1)被继承人李某的6万元由长子继承;(2)原告小肖不予继承。
兄弟无子女时的遗产继承方式。在我国,若无遗嘱则按法定继承,配偶和父母为第一继承人。遗产继承顺序明确,公民可依法制定遗嘱处理财产。代位继承发生在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去世的情况,代位继承人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的遗产份额。
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两者适用范围不同,代位继承仅适用于法定继承,转继承则适用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此外,两者的发生时间条件、被继承人及继承人身份均有所不同。代位继承中被代位人只能是被继承人的子女,而转继承中的继承人则无此限制。
代位继承人的赡养义务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代位继承人的赡养义务取决于其与被继承人的关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了遗产继承顺序,以及赡养义务的法律特征。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与赡养义务。
老王去世后,其家庭因遗产分配产生的纠纷及法律处理过程。老王的子女因财产继承问题争执不下,最终由法院处理。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进行财产分割和继承处理,确保公平合理。法院公开宣判并解释判决理由,提高了村民的继承法律意识。律师提醒,处理家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