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继承丧失 > 根据法律规定,哪些行为会导致丧失继承权

根据法律规定,哪些行为会导致丧失继承权

时间:2024-03-0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017
在继承诉讼案件中,有不少家庭成员为财产继承权发生纠纷而诉讼至法院,那么继承人有哪些行为会丧失继承权呢?根据《继承法》规定,继承人有下列四种行为之一者即丧失继承权,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故意杀人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不仅对家庭关系造成危害,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构成威胁。因此,对于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行为,无论其动机如何,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无论是亲手实施还是教唆他人实施,都应当剥夺其继承权。

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对于为了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行为,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无论是亲手实施还是教唆他人实施,只要是故意的,都应当剥夺其继承权。然而,如果杀害其他继承人并非为了争夺遗产,虽然应受到法律制裁,但不会失去继承权。

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遗弃被继承人是指有能力的继承人对于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继承人拒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对于遗弃被继承人并且拒不履行扶养义务的情节严重的情况,都会失去继承权。然而,如果被继承人有自己的生活来源,或者继承人无力抚养他人,都不构成遗弃,也不会失去继承权。

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伪造遗嘱是指继承人为了占有或独占遗产,冒用被继承人的名义制作假遗嘱的行为。篡改遗嘱是指继承人为了侵占其他继承人的遗产份额,违背被继承人的意愿,在被继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改遗嘱的行为。销毁遗嘱是指继承人在知道遗嘱对自己不利时,将遗嘱销毁的行为。对于继承人为了多占遗产,采取伪造、篡改或销毁不利遗嘱的方式侵害其他继承人利益的情节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他人生活困难,或者虽未导致其他继承人生活困难,但侵占他人遗产数额较大的情况,都会失去继承权。

人民法院在查清事实后,可以根据法律判决剥夺上述四种情况下的人的遗产继承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是否享有继承权

    去世二十年的儿女在无人办理继承的情况下是否享有继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权的主体是公民,去世的儿女作为第一继承顺序的子女,在无人办理继承时,仍享有继承权。但具体继承份额可能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

  • 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法院如何处理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以及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法院在综合处理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时,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应注意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内容、关注继承权约定和避免逃避债务等法律风险。

  • 法定不赡养老人是否有继承权?

    我国关于赡养老人和继承权的相关法律规定。不赡养老人情节严重者可能会丧失继承权,而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律义务。老人有权随时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子女不能拒绝。若子女拒绝赡养老人,老人可通过民政部门或法律途径维权。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不同情况下子女仍需履行赡

  • 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继承人在不同情况下丧失继承权的法律规定。包括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以及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等情况。丧失继承权将导致无法依据法定继承而继承遗产,且可能影响遗嘱的效力及晚辈直系血亲的代位继承权。

  • 单方能否变更夫妻共同遗嘱
  • 遗弃失能老人的法律后果
  • 重婚和非法同居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