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离婚手续所需证件有身份证、户口簿和结婚证。办理离婚登记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外国人除应当出具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证件、证明材料外,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通行证、身份证,华侨、外国人还应当出具本人的有效
2023-12-24
针对遭到家暴或者面临家暴危险该如何寻求保护的问题,法官称,新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中增设了“人身保护令”,如果遇到家暴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被保护”,如果当事人没有能力自己申请,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
2023-12-21
反家庭暴力法指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反家庭暴力法首次建立
2023-12-18
产生施暴行为已不属于家暴范畴,只是由情感纠纷引发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实施的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具有家庭寄养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视为家庭暴力。在离婚后,施暴方并不知悔改,仍然经常骚扰受害方,再次向受害方实施暴力行为。受害人同时
2023-12-09
对于家庭暴力犯罪,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在犯罪构成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虐待与故意伤害仍具有一定的区别。在犯罪对象上,虐待罪所侵害的对象仅为共同生活且彼此之间存在相互抚养义务的家庭成员。而故意伤害罪并不以此为限。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出于对被害人人身健康
2023-12-09
因不堪丈夫殴打,妻子提出离婚。昨日,记者从奉节县法院了解到,近日,该院作出一审判决:准许这对夫妻离婚。经审理查明,女子郑某系再婚。夫妻生活期间,因袁某性格暴躁,经常打骂妻子,导致夫妻感情不和,女子无法容忍丈夫的打骂行为,想摆脱丈夫的困扰,不想和丈夫过
2023-12-08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该制度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且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48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此外,人身安全保护
2023-12-05
“耙耳朵”算家暴么?“耙耳朵”是四川方言中,说男人怕老婆,惧内、“妻管严”的表现。一些男士认为“耙耳朵”是贬义,认为夫妻之间应该平等相处;而一些男士则以当“耙耳朵”感到骄傲,认为这是爱老婆,好男人的表现,面对妻子的恶语相向,甚至是拳打脚踢,也是打不还手
2023-11-23
婚姻法修正草案公布稿第三条中规定:“禁止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禁止遗弃家庭成员。”婚姻法专家指出,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而不应仅禁止虐待中的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破坏了家庭的和睦生活,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准则,亦为法律所不容。虐待家庭
2023-11-21
柳江县一男子怀疑妻子出轨,便多次对她采取跟踪、骚扰方式进行威胁,甚至在妻子提起离婚诉讼后,还上门以自残方式威胁女方及其亲友。昨日,柳江县法院依法发出该院第二张“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被申请人王某威胁、骚扰、跟踪妻子及其亲友。原告李女士起诉,请求法院
2023-11-18
人们常说的离婚起诉书事实上指的是离婚起诉状,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在民事起诉中应向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书一般是国家机关出具的,状一般都是当事人出具的,主体不一样。比如起诉书,判决书等都是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出具的。起诉状就是老百姓写的,俗称就是告状
2023-11-15
反家庭暴力法(草案)意见征求。根据小编不靠谱的猜想,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出台的时间最早是2015年12月末,最晚则是2016年的年上半年。在审议反家庭暴力法草案时,与会人员普遍认为,草案以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为宗旨,着力解决
2023-11-03
第三十三条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四条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
2023-10-26
比如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暴,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和其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此外,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而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
2023-10-21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对制止家庭暴力确实起了立竿见影的阻断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制止了家庭暴力,帮助家庭暴力受害人过上无惧生活。虽然近年来,人身保护令制度的施行尽管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实施期间出现很多问题,现行体制不够完善成熟,体
2023-10-19
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问题。新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受害者可以要求实施者承担民事责任并支付损害赔偿。此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家庭暴力行为可能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可能构成多项罪名,包括虐待罪、侮辱罪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等,
法律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措施和家庭暴力的成因。受害者可通过调解、行政处罚、离婚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法律支持。家庭暴力的成因包括生活压力发泄、社会环境影响、传统男权文化影响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家庭暴力的刑事处罚问题。根据《婚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家庭暴力行为可受到行政处罚,严重情况可能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文章还提及了受害人请求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暴力与离婚、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内容。对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请
杭州富阳一起家暴案件。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丈夫盛某殴打妻子樊某,樊某头部伤势严重并遭受身体其他部位伤害。警方对盛某进行批评教育,考虑樊某态度及盛某悔过表现,暂不对樊某伤情进行鉴定。回访显示盛某已改变行为,家暴未再发生。同时提及《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