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子女赡养老人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公民应尽的义务是不能放弃的,且不赡养老人有违背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因此,老人不需要子女赡养的情形,公证处不会办理公证。(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监护人代理申请办理公证的;(二)当事人与申请公证的事
2023-08-04
如果公务员拒不承担赡养父母义务,且情节严重,应给予开除处分;如果公务员拒不承担赡养父母义务,但积极改正且且情节不严重者,一般不会开除。(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法律和
2023-08-03
如果公务员拒不承担赡养父母义务,且情节严重,应给予开除处分;如果公务员拒不承担赡养父母义务,但积极改正且且情节不严重者,一般不会开除。(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法律和
2023-08-02
作为子女都有义务支付医疗费。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
2023-08-01
从法律角度看儿子和女儿都有赡养父母负担义务,女儿和儿子在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上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这项是义务是法定的,不因其他事由而改变。
2023-07-31
儿子和女儿都有义务赡养父母。(一)后赡养义务产生于养父母与养子女收养关系解除之后,这是后赡养义务的时间特征,也是后赡养义务区别于赡养义务的形式特征之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
2023-07-30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再婚,父母再婚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现象。当子女有条件赡养老人而不履行义务时,父母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法院根据父母的诉讼请求,查明情况后,可判决令子女给付。只
2023-07-29
有扶养能力的成年子女在父母无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最低生活需要时,要为老年人提供必需的赡养费用。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原则上不会丧失继承权。赡养
2023-07-28
放弃继承权和赡养老人不是有直接关联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9条明确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在当代的社会,现在放弃继承的权利和是否需要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
2023-07-27
这是由于赡养费的给付内容包括这六个方面。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不继承财产也需要赡养父母,赡养老人是我国法
2023-07-26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继子女。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是指老年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
2023-07-25
父母离婚后,子女仍然要履行赡养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关系的变化而改变。不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之一的父母,无权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老年人的自有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对于子女的赡养义务,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理的,特别是不同子女不
2023-07-24
儿媳没有赡养公婆的法定义务。从法律角度看,我们国家法律并没有哪一条明确规定儿媳有赡养公婆的义务,不赡养公婆并不违反法律。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我国法律是鼓励丧偶儿媳赡养公婆、丧偶女婿赡养岳父母的。对于赡养义务的认定,是需要按照上述法律中明确的
2023-07-23
从法律角度看,我们国家法律并没有哪一条明确规定儿媳有赡养公婆的义务,不赡养公婆并不违反法律。我国法律是鼓励丧偶儿媳赡养公婆、丧偶女婿赡养岳父母的。儿媳虽然并没有在法律上规定了赡养义务,但是涉及到相关生活等情况,是需要按照家庭美德的有关情况来履行的,另
2023-07-22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判决生效后由法院强制执行。对于不赡养老人的行为,是需要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来追究法律责任的,涉及到相关事项的处理上,是需要严格基于实际的违法事实后
2023-07-21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证明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类型和法律规定。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等,而根据法律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法院会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工作。
赡养协议与财产关系的问题。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之间履行的法定义务的协议,与财产无直接关系。赡养协议包括被赡养人和赡养人的基本信息、赡养义务、给付方式、保护措施等。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得免除。若某子女无法履行赡养义务,其
赡养费的起始时间问题,指出赡养老人的义务不受年龄限制,子女需根据老人的身份和经济状况承担支付赡养费的义务。相关法律包括居家养老和家庭成员关心老年人的要求,赡养人应履行经济供养等义务,且包括配偶在内的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