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人之间可以通过签订赡养协议来约定履行赡养义务的事项,并需得到被赡养人的同意。赡养协议的履行应受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赡养人所在组织的监督。
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之间达成的协议,或者是赡养人之间为共同承担赡养义务而订立的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赡养协议应明确被赡养人和赡养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和家庭住址。
赡养协议需说明被赡养人与赡养人之间的关系。
赡养协议应明确赡养人应承担的主要义务,包括赡养费用的分担、老年人的粮食田地、自留地和承包地的耕种、管理和收益,老年人住院治疗费用和雇佣照料费用,以及丧葬费用的负担等。
赡养协议应明确赡养人提供赡养费和其他物质帮助的给付方式和时间。
赡养协议需规定对被赡养人财产的保护措施。
赡养协议应明确协议变更的条件和争议解决的方法。
赡养协议需规定违约责任。
若赡养协议中有监督人,应在协议上签名。
赡养协议不得包含违反法律的内容,如处分被赡养人财产或以放弃继承权为条件来履行赡养义务等侵害被赡养人合法权益的条款。如果被赡养人已经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赡养人之间应签订赡养协议。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45条的规定,在赡养人不履行赡养协议时,被赡养人可以要求家庭成员所在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赡养请求的案件没有时效限制,并且诉讼费用较低(一般为50元)。如果被赡养人经济困难,还可以请求缓缴或减免诉讼费用。
农村家庭赡养协议的撰写方法和要求。协议旨在确保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赡养人需合理安排老人的住房和医疗,不得虐待和歧视老人,保障老人的自由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协议还规定了供应标准和生活条件,由村两委和老龄委监督实
莫*爷因担心儿子们争夺财产,早做准备撰写遗嘱,但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后,发现儿子们拒绝赡养。后与邻居小杨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去世后引发遗产争夺案。法院根据继承法和司法解释,判决遗产归属于履行了扶养义务的小杨。
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意义与分类。遗赠扶养协议是确定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分为公民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和公民与集体所有制组织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目的是保障缺乏法定赡养义务人或无法履行赡养义务的孤寡老人的生活。在签订时应
净身出户是否可以不出抚养费的问题。净身出户并不能免除抚养费的责任,因为赡养费是为了让孩子们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对于离婚后净身出户且无法支付抚养费的情况,需与前伴侣协商,签订书面协议或向法院申请调整抚养费的金额或支付方式。孩子抚养费起诉状的写法需包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