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纠纷 > 涉农赡养纠纷引发的原因

涉农赡养纠纷引发的原因

时间:2024-12-0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622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在部分农村,尊老爱幼、赡养老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亵渎。赡养纠纷不断,相当多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他们在精神上受到打击,物质上处于困境。那么,涉农赡养纠纷引发的原因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村赡养纠纷的原因及其影响

1、夫妻矛盾导致赡养纠纷

农村现在已形成打工的浪潮,种地不如打工挣钱快,青壮年几乎全部出门,收入增多,视界开阔,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原来的家庭生活观念、生活局面受到冲击,婚姻生活逐步出现不协调,夫妻一旦出现对立情绪,往往老人首当其冲,在物质和精神上受到孤立,特别是农村的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素质不高,老人几乎成了出气筒,不给饭吃、打骂、克扣、拒付赡养费用和物资等等屡见不鲜。很多赡养纠纷案件就是由于夫妻、妯娌、郎舅之间存在“心病”而逐步变得复杂。

2、子女相互推卸责任引发赡养纠纷

农村家庭子女多,兄弟姐妹间经常为父母赡养问题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多子女家庭中家庭关系比较复杂,易出现儿女之间、妯娌之间互相攀比、推诿,导致老人无人赡养的状况。由于子女文化、道德、经济收入之间的差异,他们之间互相攀比、互相推诿,老人的赡养费成了子女之间唇枪舌剑的由头。

3、农村经济困难导致赡养纠纷

这些被告有的是年老体弱,有的是没有致富技能,自己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自己生活都成问题,无能力赡养自己的父母。有些子女外出务工经商打工,留老人守屋,无人赡养,更无人慰藉。目前,打工成了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这些打工人员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不仅不与家中老人联系,更不给老人经济帮助。这些打工者中有孩子需要老人照料的,尚能寄一些钱回家,如果不需要老人照料孩子的,家中的老人就成了被子女遗忘的角落,衣食无着他们只有拖着残体靠打零工、捡破烂度日。

4、分家析产和继承引发赡养纠纷

农村习惯在子女成家后分家,一些老人不注意维护自身权益,将家产全部分割给子女,自己今后的生活则完全领带于子女供养。而且在分家过程中,由于受家庭经济状况及老人主观因素等影响,在财产分割上存在的一些争议产生日后赡养问题上的矛盾。于是,老人的“偏心”、自己吃了“亏”等成了不赡养的借口。子女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观念差,有些子女把老年人当作“包袱”,他们只知向父母索取,却不愿尽“反哺”义务。

5、再婚引发赡养纠纷

原告丧偶另娶(或另嫁)后失去生活能力的,其子女不承认赡养关系。有的认为其继父继母有霸占财产的目的,有的认为父母再婚让儿女不好做人等。如70岁的原告李某,52岁时丧偶,考虑儿女们已经成人,为了不给儿女们添麻烦,便嫁给镇上孤身老人王某。王某死后,李某失去生活来源,回到儿子家,儿子媳妇认为其母亲能干活时改了嫁,不能干活时就跑回来给他们找麻烦,骂其母“老不要脸”,断然将其拒之门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赡养协议纠纷的成因

    赡养协议纠纷的成因,包括赡养人的文化素质低、法治和道德观念差,子女因家庭财产分配不均而发泄怨气,子女本身年老体弱无力尽赡养义务,受封建思想影响子女反对父母再婚以及“分家赡养协议”导致部分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等因素。为了减少赡养纠纷,文章提出了弘扬尊老爱幼

  • 原告卞某与被告顾某赡养费纠纷一案撤诉裁定书

    原告卞某与被告顾某赡养费纠纷一案的撤诉裁定书。原告提起诉讼后,因被告顾某病故身亡,原告撤回了对其的诉讼。之后,原告以双方纠纷已自行解决为由提出撤诉申请。法院认为符合法律规定,准许原告撤诉,并裁定受理费由原告负担。

  • 老人赡养纠纷上诉状怎么写

    原告:***,男,60岁,汉族,现住****。被告:***,女,35岁,汉族,现住****。被告居住的北屋五间房屋是原告的,长期居住至今,被告应当腾清房屋,返还给原告居住。综上所述,根据《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特诉至人民法院,请求法

  • 农村赡养纠纷案件法官怎么审

    人民法院受理农村赡养纠纷案件的时候,法官是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案件的,法院最终的判决都是依据掌握的证据作出的。(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

  • 赡养的义务能中断吗
  • 母子因赡养费对簿公堂 法官坐炕头巧解纷争
  • 离婚纠纷案件具体如何举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