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纠纷 > 法院赡养纠纷案例

法院赡养纠纷案例

时间:2020-05-25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671
关于赡养纠纷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不少,大家应该也有见过此类案例。为大家了解与此相关的知识,下面手心律师网编辑为您展示一下有关赡养纠纷的成功案例,在文中有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提供参考,也希望能给对此有问题有疑问的朋友提供帮助。

【案情介绍】

原告:王桂某,女,80岁,住牡丹江市某丹街27号。

被告:朱某,女,61岁,住牡丹江市。

被告:朱某1,男,60岁,住牡丹江市。

被告:朱某2,女,55岁,住牡丹江市。

被告:朱某3,男,52岁,住牡丹江市。

被告:朱某4,女,48岁,住牡丹江市。

被告:朱某5,女,46岁,住牡丹江市。

被告:朱某6,女,40岁,住牡丹江市。

被告:朱某7,女,37岁,住牡丹江市某丹街27号。

原告王桂某与被告朱某、朱某1、朱某2,朱某3、朱某4、朱某5、朱某6系母子女关系,与朱某7系祖母孙女关系,朱某7系朱某1之长女。朱某7一周岁时,母亲病故,由祖母王桂某抚养成人。原告长女朱某无工作,丈夫因公死亡,靠其单位发给的每月33元生活抚助费维持生活,并和原告生活在一起。原告王桂某因病于1991年10月、11月两次住院,由朱某2、朱某3、朱某4、朱某5、朱某6预付了住院费1349.44元。原告出院后在朱某6家居住。因朱某1不付赡养费,其他子女付赡养费不及时,王桂某于1992年11月诉讼至牡丹江市西安区人民法院,并将孙女朱某7列为被告,要求上列被告给付赡养费。

被告朱某7辩称,原告共有7名子女,现均健在,并且都有赡养能力,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本人只有在原告人的子女死亡后,才能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原告错列了被告。

【审判】

牡丹江市西安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之美德和义务,本案八名被告人享受了老人对其抚养的权利,均应尽赡养的义务,但少数被告人不尽赡养义务,应受法律约束和道德谴责。据此,于1992年12月13日依据婚姻法第十五条,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之规定判决:

朱某(长女)每月付原告赡养费5元,其他被告每月付赡养费25元;从1992年11月份开始,原告1991年两次住院费用,由8名被告每人平均交169元,原告今后住院的医疗费用由8名被告均摊。

被告朱某7(原告孙女)不服一审判决,以原答辩理由上诉于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该院于1993年10月25日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判决发生法律效力,被告朱某7仍不服,向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一、二审判决确有错误,决定按审判监督程序予以再审。

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认为:朱某7从小丧母,与原审原告人生活在一起,由朱某1每月供给生活费。朱某7九岁时,父亲再婚,仍保障朱某7每月20元的生活费。原审依据婚姻法第十五条之规定判令朱某7对原审原告人承担赡养义务是不对的。婚姻法第十五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一条是指父母与子女的抚养、赡养义务,而不是指祖父母与孙子女的相互抚养、赡养的义务关系。最高人民法院1984年9月8日《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确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而本案原告的7名子女,包括朱某7的父亲均健在,而且有负担能力,就不能判令原审被告人朱某7(孙女)承担赡养义务。据此,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4年2月2日再审改判:

朱某7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撤销一、二审对朱某7的判决,原判令朱某7承担的住院医药费及赡养费由原审被告人七名子女共同承担。

【评析】

正确处理此案的关键是祖父母与孙子女间的特定情况下的抚养与赡养的权利义务如何确定的问题。

从本案一、二审认定的事实看,朱某7从小丧母,与祖母王桂某生活在一起,由父亲每月供给生活费。其九岁时,父亲再婚,仍保障朱某7每月20元的生活费,直到朱某7成年。王桂某对朱某7尽到了抚养的义务,那么王桂某应不应享受孙女赡养的权利呢?

最高人民法院1984年9月8日《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4条规定:“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精神,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确无能力抚养或父母丧失抚养能力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朱某7母亲死亡后,王桂某以祖母身份将朱某7抚养长大成人,尽了抚养义务,符合上述法律解释。按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朱某7应对王桂某尽赡养的义务。但是,如何理解王桂某抚养孙女的问题,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朱某7系寄养在祖母家,因父亲每月支付生活费,不应视为抚养,不无道理。如认定抚养的话,也是有偿抚养,不符合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让其尽赡养义务实属牵强附会。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不能将抚养仅理解为支付抚养费。支付抚养费只是有抚养义务的人所尽的一种经济上的义务。抚养还应包括对被抚养人生活的实际照顾。

朱某7对王桂某应不应尽赡养义务,关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条有了严格的界定,即“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确无力赡养”,“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此条司法解释从反面说,不管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尽没尽抚养义务,只要其子女健在,并有能力赡养,孙子女、外孙子女都没有赡养的义务。据此,原一、二审的判决均属错误,再审改判朱某7没有赡养义务是正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赡养纠纷的管辖地

    赡养纠纷的管辖地问题,并详细说明了赡养纠纷起诉所需的材料。同时,阐述了赡养纠纷处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定义务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和调解原则等。此外,针对不同情况的赡养纠纷,如自幼送人抚养的子女与生父母、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继父母与继子女以及养父母

  • 建立赡养法势在必行

    孝道在华夏文明史中的地位以及赡养法的必要性。历史上,孝道被视为治理天下的重要原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赡养父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法律对赡养老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实践中存在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情况。建立赡养法需要重视家庭和谐、对年老父母的尊重和关怀,以及

  • 痴呆老人入院留伤痕,养老机构有无责任

    患有老年痴呆的孙某在养老院接受照料期间身上出现伤痕的情况。孙某的监护人女儿认为养老院未尽到照料义务,将养老院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养老院对孙某负有较高程度的照料义务,但无法证明其已尽到相应注意义务,因此判决养老院赔偿孙某医疗费和抚慰金共计1万元。

  • 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将面临何种处罚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所面临的法律处罚。长期不赡养无生活能力的父母被视为遗弃行为,可能受到治安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父母可通过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或追究刑事责任等方式维权。严重情况下,子女可能构成遗弃罪。

  • 赡养纠纷案件的执行立案材料
  • 赡养的义务能中断吗
  • 高龄失能老人指定赡养人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