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管理 > 上市公司拆迁补偿标准是多少

上市公司拆迁补偿标准是多少

时间:2024-12-30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894

上市公司拆迁补偿标准的法律解析

一、房产价值赔偿

根据房产和土地使用性质,确定房产价值赔偿。上市公司的房产用途一般为工业厂房和仓库,但也可能包括住宅和办公房。具体以房产证登记为准,土地使用性质一般为工业用地。房产价值相对稳定,弹性空间有限。通常以拆迁部门指定的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价值作为参考。

二、设备设施赔偿

设备设施赔偿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原因如下:

  1. 政府拆迁政策和一般操作规程对此项目的赔偿可能是适当而不是充分的;
  2. 缺乏专业评估的中介机构,无法提供评估报告;
  3. 被拆迁方无法提供大量详细的损失资料。虽然已有拆迁单位委托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评估,但评估价值与企业实际损失存在较大差距。

三、停产停业赔偿

停产停业赔偿标准在国内各地存在差异。有些省份的补偿标准是每平方米300-400元,有些省份是一半,有些省份则没有赔偿标准。停产停业赔偿属于可以协商的部分。

四、搬迁奖励赔偿

搬迁奖励赔偿是固定的,一般为每平方米约190元。

对于无形资产的赔偿存在最大的争议,实践操作中相对困难。虽然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举证和认可存在较大难度。因此,通常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充分赔偿来补充无形资产的赔偿。

拆迁补偿费的归属权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一般分为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两种方式。如果被拆迁的房屋建在国有土地上,根据规定,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以房屋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合法有效的房地产权证、租用凭证、房屋租赁合同计户,由拆迁人按户进行补偿安置,即按照户口人数分配补偿,并适当照顾孤老、孤残、孤幼人员。

私有房屋被拆除后得到的补偿款是对被拆私房所有人财产损失的一种赔偿,应归私房所有人所有。如果私房所有人为两人以上,则按照其对被拆私房所拥有的权利进行分割。在私房内生活的其他共同居住人无权主张分割补偿款。

私有房屋被拆除后,其他共同居住人的安置一般应由私房所有人与共同居住人通过协商妥善安置。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 如果被拆私房所有人用款已购住房,则共同居住人有权居住、使用私房所有人的房屋,或者被拆私房所有人一次性支付共同居住人一定的房屋居住补偿款。
  2. 如果被拆私房所有人本人尚处于借房过渡阶段,则被拆私房所有人一般给付共同居住人一定的房租补贴,由共同居住人自行解决居住问题,直至被拆私房所有人解决共同居住人的居住问题为止。
  3. 如果被拆私房所有人有其他住房,不再进行购房,则被拆私房所有人一般一次性支付共同居住人一定的房屋居住补偿款。

房屋居住补偿款的数额计算应根据共同居住人的经济状况、家庭人口情况、被拆私房所有人所得货币补偿款情况,由法院酌情判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超市店面租期没满要拆迁能否索赔

    超市店面租期未满时面临拆迁的索赔问题。当租赁合同未到期且拆迁导致停产或停业时,拆迁方应补偿承租人损失。补偿方式包括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结合两种方式。产权调换保护被拆迁人产权,但可能影响拆迁方余房率;作价补偿是拆迁方乐于采用的形式,但初期需投入较大资

  • 房屋征收的拆迁补偿方案

    房屋征收中的不同拆迁补偿方案,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货币补偿依据市场评估价、商品房交易均价和重置价三种法定评估依据。产权置换分为价值标准产权置换和面积标准产权置换两种形式,包括异地安置和回迁安置。结合型补偿则结合了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市

  • 商业用房改建后的拆迁补偿问题

    商业用房改建后的拆迁补偿问题。目前各地补偿标准不统一,有的地方以房屋权属登记为准,有的地方以房屋的实际用途为准。在拆迁过程中,政府需进行风险评估,征求公众意见,并经过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确保征收补偿费用足额到位,然后依法公告并委托实施单位进场开展工作

  • 拆迁补偿方案是否需要公告

    拆迁补偿方案是否需要公告的问题。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拆迁及其补偿信息应公开,以保障被拆迁人的知情权。补偿方式包括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其中货币补偿通过专业评估机构估价确定补偿金额,而产权置换则是通过实物置换获得新的房屋产权。公开透明的补偿方案有

  • 土地征收,胎儿、新生儿能够获得土地征收补偿吗
  • 购买无房产证房屋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 企业拆迁补偿的评估内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