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赡养老人违法吗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和继子女与履行了扶养教育义务的继父母之间。当父母不履行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有向父母追索抚养费的权利。因迫索抚养费而发生的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也可由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处理。对拒绝抚养、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为保障受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婚姻法》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一般来说,子女成年独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不再有抚养义务。但是,对以下情况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负担时,父母有教育抚养的义务:
1、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其收入不足于维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读的;
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事件经过】
李大妈50多岁,从小落下聋哑的残疾,丈夫离世后,她为了自己的养老问题上了法院。她说不出来的,还有求助法官调解儿子们关系的心愿。
李大妈家住句容黄梅集镇,自从3岁时吃错了药物起,就两耳失聪,不能正常说话。
李大妈成年结婚后,有了两个儿子,之后的一场意外,夺走她丈夫的生命。那一年,李大妈的大儿子大李已经结婚,小儿子小李也已成年。
李大妈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自理能力,赡养李大妈的责任就落在了两个儿子身上,可让她伤心的是,兄弟俩一提到赡养问题,就像仇人一般,不仅相互指责,还对家产的分配不满。
于是,今年5月,李大妈以一个聋哑人母亲的身份到法院起诉,要求两个儿子履行赡养义务。收到起诉状后,鉴于李大妈特殊的身份,句容法院启动绿色通道,将案件移送到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5月12日,在全国助残日来临前,该庭公开审理了此案。
“老大不是个东西,什么事都听老婆的,还打我母亲!”“老二不赡养老娘,这十年都是住在我家,过年的时候,就给了老娘100块钱,你说好意思嘛!”法庭上,两兄弟很快为一些琐事吵了起来。
为避免激化矛盾,承办法官吴红云将兄弟俩带到不同的接待室,先让他们冷静下来。接着,请翻译人员与李大妈进行沟通交流,进一步了解李大妈的想法。
李大妈没有受过正规的手语训练,面对翻译人员的手语沟通,她一脸茫然。吴红云只好一个词语一个姿势,与李大妈进行交流,终于获知李大妈更希望两个儿子和好。
吴红云开始有针对性地调处。在查清事实真相后,吴红云认为两兄弟的主要矛盾是老家房屋、土地和存款的分配问题。
李大妈家有一幢楼房、三间平房和承包土地,以及丈夫去世时留下的1.6万元存款,兄弟俩都认为既然母亲没有劳动和自理能力,理应由自己赡养,但房子和土地应该平分。小儿子还说,存款放在大哥处保存,谁也不能私自动用,如果需要动用,需两人要共同协商。
面对弟弟的陈述,哥哥大李先是对存款予以否认,后在外公的指认下,他承认了存款事实。不过大李赌气地说,父亲去世时弟弟尚未成家,赡养母亲的责任都在他身上,存款也因此早已用光。
兄弟俩又吵了起来。
见状,吴红云立即对兄弟俩的行为进行大声喝止,并让兄弟俩看一下坐在角落里的李大妈。见到母亲默不作声的样子,兄弟俩低下了头。
吴红云趁热打铁,批评了兄弟俩不顾母亲相互争吵的行为,并告诉大李存款和赡养母亲是两个法律关系和概念,即使没有存款也要赡养母亲。另外,母亲李大妈之所以起诉他们,也是希望兄弟俩能够和好如初。
至此,兄弟俩明白了母亲的初衷,他们在法庭上握手言和。李大妈由兄弟俩轮流赡养,存款由大李保管,李大妈如要动用,需两兄弟协商。房产及土地,也由两兄弟平分。
证明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类型和法律规定。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等,而根据法律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法院会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工作。
赡养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后果。根据《宪法》和《婚姻法》,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得拒绝履行。赡养人不履行义务需支付赡养费、违约金,并可能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在继承遗产时,不尽赡养义务者可能会被少分或不分。赡养义务包括经济、生活、精神上的扶助
不可以,只有老人可以起诉到法院,老人是当事人,子女不是当事人。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第二十一条 父母袭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对于子女不赡养问题,可以寻求社区工作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赡养老人是子女的责任,所以给付赡养费并不只是儿子的责任,女儿同样有赡养责任的,女儿不承担赡养责任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女儿。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