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适用于现役军人及其配偶。
1. 现役军人指具有军籍的个人,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人员、持有军籍和军衔的军官和士兵。具体包括:
- 现役军官:指被任命为排级以上职务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授予相应军衔的现役军人。
- 军士长和专业军士:均为士官和志愿兵役制士兵。军士长指被任命为基层行政或专业技术领导管理职务的现役士兵。专业军士指服现役满5年以上、自愿继续服役并经批准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现役士兵。
- 军士和兵:中国人民解放军被授予上士、中士、下士以及上等兵和列兵军衔的义务兵役制士兵。由于年龄尚幼,大多数士兵不具备结婚的年龄条件,因此一般不适用本条规定。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虽不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但在婚姻问题上仍按现役军人婚姻问题处理。
不包括以下人员:
- 在军事单位中未取得军籍的职工;
- 退役军人,包括复员军人、转业军人、退休军人、离休军人以及退役的革命伤残军人;
- 在地方担任某种军事职务的人员,如不属于军队编制的在武装部门工作的干部、编入民兵组织或经过登记的预备役士兵。
2. 现役军人的配偶指已完成结婚登记手续并领取结婚证的非军人一方,也是本条的适用对象。
1. 如果双方均为现役军人,则不适用本条规定。本条的立法意图是以一定方式限制军人配偶的离婚请求实现权,从而对军人一方的意愿予以特别支持。如果双方均为现役军人,不论由谁首先提出离婚诉讼,若要适用本条规定,则必然会损害另一方军人的利益,与该条特殊保护军人婚姻的立法意图不符。
2. 如果现役军人主动向非军人提出离婚,则不适用本条规定,应按一般离婚纠纷处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80年发布了《关于军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暂行规定》,该文件规定:“现役军人提出离婚,应持严肃慎重的态度,遵守法令,不败坏道德。申请离婚者须经所在单位团以上政治机关同意,并出具证明,方可到地方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或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如果婚姻基础和婚后感情良好,人民法院应配合现役军人所在单位对军人的配偶进行说服教育,劝其珍惜与军人的婚姻关系,正确对待婚姻问题,尽量调解和好或判决不予离婚。但是,如果感情确已破裂,确实无法继续维持夫妻关系,经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应通过军人所在单位的政治机关向军人做好工作,在其同意后才准予离婚。
“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是针对“须得军人同意”而言。军人一方同意并非绝对的,如果夫妻感情破裂是由于军人一方的重大过错造成的,非军人配偶一方也可以提出离婚,但过错限定在“重大过错”而非一般过错。哪些行为属于军人一方的“重大过错”,将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实践作出具体的司法解释。总之,在处理涉及军人的离婚问题时,有关部门必须慎重对待,严格把握。
军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包括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划分。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归个人所有。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根据夫妻婚姻关系存续年限计算平均值后,视为共同财产进行分配。军人的住房补贴的分配比较复杂,既包含个人所有部分,也有
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条件和起诉方式。起诉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等。书面和口头起诉两种方式均可采用。此外,文章还涉及了诉讼费用、受理规定和审理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转换条件。
起诉的条件和流程。起诉需满足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明确被告身份、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案件属法院受理范围并受管辖等条件。起诉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书面起诉需按被告人数提供副本。军人离婚案件的起诉状应记载当事人基本情况、诉讼请求等。诉讼费用按《人民法
军人离婚诉讼的管辖原则。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军人一方若非文职则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若为文职则适用原告就被告原则。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则按原告就被告原则由被告所在地管辖。双方都是军人的离婚诉讼,管辖权在被告住所地或团级以上单位驻地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