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民事诉讼管辖 审判程序 执行程序 民诉与仲裁指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三级分类: 不限 民事级别管辖 民事地域管辖 民事指定管辖 民事移送管辖 民事专属管辖 民事协议管辖 民事裁定管辖 民事管辖权异议
人民法院副院长的产生程序人民法院副院长的产生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由院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由院长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此外,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内部各职能机构,包括办公室、政治部、立案庭、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行政审判庭等的职责。
2025-09-23
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规定的原因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规定的原因和特点。知识产权案件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和专业性等特点,需要由专业性强的审判组织处理。我国民事诉讼法将案件性质、繁简程度、影响范围作为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应由级别较高的法院管辖。同时,侵犯知识
2025-09-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规定。规定明确了铁路运输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包括发生在铁路工作区域的犯罪、针对铁路设备和设施的犯罪以及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在执行职务中的犯罪。同时,也详细列举了铁路运输法院在民事案件方面的管辖范围,涉及铁路
2025-09-13
级别管辖的概念及依据是什么级别管辖的概念和依据,以及不同级别法院之间的管辖标准和具体职责。级别管辖是根据案件性质、复杂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小来确定的,各级法院依据其职责分工受理一审民事案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各级法院管辖刑事案件的依据和具体操作流程。
2025-09-10
各级法院的管辖权是什么各级法院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的管辖权。基层法院审理普通刑事案件,中级法院负责重大刑事案件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高级法院覆盖全省范围内的重大刑事案件,而最高法院则负责全国范围。此外,上级法院在必要时可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且案件通常由犯罪地法
2025-09-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性。由于部分地区司法环境欠佳和行政案件分布不均等问题,最高法提出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试点工作。此举旨在通过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改善司法环境,统一司法标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并保障人民群众
2025-07-31
确定级别管辖的依据及规定的重要性确定级别管辖的依据及规定的重要性,包括案件性质、繁简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文章还提及管辖权异议的重要性,以及地域管辖和异议处理的法律依据。目前存在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请示报告等问题,规范级别管辖成为最高法院关注的问题。
2025-07-28
级别管辖级别管辖在民事案件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法院分为四个级别,各级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有所不同。基层法院管辖一般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及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而最高
2025-07-27
管辖权异议的实质审查关于管辖权异议的实质审查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的规定,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应主动进行案件管辖权的实质审查,无论当事人是否提出异议。如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应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这一审查程序旨在确保案件在合适的法院审理,维护司法公正和效率。
2025-07-24
中国法院的层级和管辖范围中国法院的层级和管辖范围,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等设立的情况,以及对于不同案件实行的集中管辖制度和适用集中的涉外民商事案件种类。实行集中管辖的目的是适应入世后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满足世贸规则对涉外民商事案件审判的要求。
2025-07-12
不正当竞争案件管辖权的确定方式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管辖权确定方式。根据法律规定,应参照相关解释确定诉讼管辖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一般管辖不正当竞争民事第一审案件,而高级人民法院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确定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此类案件,特别是已经能够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基层法院。
2025-06-24
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和职能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职能及管辖范围。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副院长和若干审判员组成,并设立不同庭室。其主要负责审理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审案件,以及处理不需开庭的纠纷,并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裁定和判决是法院作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事务处理决定。法院院长等领导职
2025-06-07
原告住所地法院的管辖范围原告住所地法院在特定情况下的管辖范围,包括针对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人的身份关系诉讼、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的人的身份关系诉讼等。同时,根据司法解释,涉及赡养费案件、离婚诉讼等不同情形下的管辖规定也有所涉及。若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原告经常居住地
2025-06-03
级别管辖的注意事项级别管辖在审判实践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级别管辖制度旨在上下级法院间划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审理权限,同时考虑特殊情况下的移送管辖。需要注意上级法院适用个案的条件、下达改变管辖决定的程序,以及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在审理重刑案件时的职责。目前一些法院存在违
2025-06-02
基层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基层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基层法院可以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包括县、市法院等。决定管辖级别的因素包括案件性质、刑罚轻重、社会影响及法院职权范围。同时,《刑事诉讼法》对管辖范围做出原则性规定,并保留灵活性。
2025-05-29
买卖合同约定的双重法院管辖权问题。当买卖合同约定两个法院的管辖权时,任何一方都有权选择管辖权,一般先提起诉讼的法院拥有管辖权。我国民事诉讼适用协议管辖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当事人书面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法律依据来自《中华人
民事诉讼中管辖异议裁定后的移送程序。当法院发现案件不属于自身管辖时,需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时,法院需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定;若当事人未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法院视为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和专属管辖规定则不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管辖异议的受理程序。被告在答辩期间有权提出管辖异议,法院需审查并作出裁定。若异议成立,案件将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若不成立,法院将驳回。被告未提出异议且应诉答辩时,法院将认定案件属于其管辖范围,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
协议管辖的法院管辖问题,包括协议管辖选择的确定性和唯一性、合同无效时管辖协议的效力认定、协议管辖不得违反级别管辖规定以及当事人既约定仲裁又约定法院管辖的问题。即使协议约定了两个以上的法院管辖,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该协议仍然有效。合同的变更、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