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姻规定
时间:2024-07-27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涉外婚姻和国内婚姻的规定有一些不同,哪些情况下不许与外国人结婚?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涉外婚姻规定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参考,欢迎浏览。
涉外结婚的法律规定
一、涉外结婚的适用法律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相关法律规定,涉外结婚的法律适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外结婚: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外结婚时,其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适用该外国的法律。但必须注意的是,该外国法律的适用不得违背我国的公共秩序。
- 中国公民之间在中国境外结婚:根据1956年3月31日内务部、外交部的相关规定,中国公民之间在外国结婚时,适用婚姻缔结地法。但同样不能违背我国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 外国人之间在中国境外结婚: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外国人在我国境外缔结的婚姻,只要依婚姻缔结地法为有效,我国一般承认其婚姻效力。即使有些婚姻按我国法律是不成立的,我国也予以事实承认。
二、涉外离婚的法律规定
涉外离婚的法律规定主要根据所在地国家的法律来确定。不同国家对涉外离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有不同的规定。
- 涉外婚姻离婚,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无论哪一方向我国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如果双方均为出国人员,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向出国前一方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
- 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果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我国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 在海外结婚并定居的华侨:如果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我国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受理。
- 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我国境外要求离婚:当地法院是否受理,由该法院依其国内法决定。
- 涉港、澳、台的离婚案件的管辖:可参考涉外案件的处理方式。
- 双方当事人均为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在中国要求离婚:如果双方的婚姻缔结地是在中国,我国法院有管辖权。如果双方的婚姻缔结地在国外,我国法院一般不受理;如果双方达成离婚协议,我国法院可以受理管辖。但需要注意的是,双方国家是否承认第三国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这会影响离婚的办理。
三、涉外婚姻的限制
为维护国家利益,各国对涉外婚姻的主体均有一定限制。例如,我国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和其他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以及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员,不得与外国人结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的登记地点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时的登记地点和相关证件要求。双方需在中国公民户口所在地的指定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并提供各自的户籍证明、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居留证件及婚姻状况证明等文件。同时,特殊人员如现役军人、外交人员等以及与正在服刑的人员不得与外国人结婚。
-
一方为中国公民,一方为外国公民,在我国境内登记结婚的处理
一方为中国公民,一方为外国公民,在我国境内登记结婚的处理方式。对于双方能达成合意的离婚问题,国外一方能回国则双方到涉外婚姻管理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不能回国则国内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对于双方不能达成合意的离婚问题,国内一方需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材料提起离婚诉
-
涉外当事人身份认证及相关要求
涉外当事人身份认证的相关要求和流程。对于境外当事人,需要提供基本情况和主体存在的证明,身份认证需经公证机关证明和驻外使领馆认证。境外法人及其他组织作为原告需提交合法注册登记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律师代理诉讼需委托中国律师。授权委托书需履行公证、认
-
涉外结婚限制主体有哪些
涉外结婚的限制主体,包括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如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及其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等,以及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法律禁止这些人同外国人结婚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
涉外婚姻登记结婚需要哪些证件、程序
-
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规定
-
公约婚姻继承篇十四章婚姻家庭第二节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