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法院自2000年以来共受理了36起重婚罪刑事案件,其中包括16起被害人自诉案件和20起检察机关提起的公诉案件。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公诉案件均以被告人有罪判决结案,而自诉案件大多以撤诉方式结案。
除了1起被告人因重复领取结婚证而被判处重婚罪,以及2起案件被移送公安机关继续调查外,其他案件均以自诉人撤诉方式结案。
这些撤诉案件中,一部分是在法官的调解下,自诉人与被告人达成了和解或调解协议,通过经济补偿、道歉等方式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自诉人的调查取证能力不足,无法获得充分的有罪证据,或因证据不足或其他程序性原因而被迫撤诉。
今年,海淀法院接待了数起重婚案件,其中仅有一例符合立案条件。自诉人赵女士声称,她和丈夫宋先生于1989年结婚,并育有子女。2005年,他们的房产遇到拆迁,赵女士得到了800多万元的拆迁款,但宋先生却携款离家出走。赵女士通过朋友得知,原来宋先生与家里的保姆私奔了,并以夫妻名义同居并育有两个孩子。赵女士认为丈夫已经构成了重婚罪,于是向法院提起了刑事自诉。
为了追究宋先生和第三者的刑事责任,赵女士从医院获取了丈夫陪伴第三者生孩子时的就诊资料,并从居委会查到了丈夫与他人同居的地址和人口普查登记情况等相关证据。凭借这些证据,赵女士的立案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海淀法院的调研发现,重婚罪的自诉人处于弱势地位,只能单方面陈述案情,或仅能提供配偶与他人所生子女的照片以及亲戚朋友的口述证词。
为此,海淀法院建议被害人在起诉之前应注意搜集负心人的新结婚证、私生子的出生证明、亲戚朋友的证言等三类证据,作为指控负心人犯有重婚罪的证据。然而,提起这类自诉的目的是为了惩戒被告人,一般不能在经济及精神损失方面获得补偿。因此,当事人如果有此类请求,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
重婚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者再次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构成重婚罪需满足两个要件:一是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二是再次结婚或与他人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根据法律规定,重婚行为是禁止的,并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受害者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
分居期间男方外面有人是否构成重婚罪的问题。如果办理结婚登记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将会构成重婚罪,受到刑事追责。受害者有权获得离婚损害赔偿,赔偿金额可参考一定标准。收集重婚证据的方法包括调取婚姻登记档案、收集电子证据、进行跟踪调查和寻找证人证言等。
村委会证明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事实婚姻是否构成重婚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村委会证明在查证属实后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本身不具备证据效力。对于事实婚姻的处理,需根据具体时间和情况区别对待。同时,事实婚姻可以构成重婚罪,涉及重婚罪的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
犯重婚罪的相关法律规定。犯重婚罪会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对重婚行为的定义包括再结婚或知道对方有配偶还与其交往。对于不涉及重婚罪情况的配偶,法院会查明婚姻状况和证据来判断是否涉及重婚,如未涉及则不会判其重婚罪。但即使未涉及重婚罪,婚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