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法院自2000年以来共受理了36起重婚罪刑事案件,其中包括16起被害人自诉案件和20起检察机关提起的公诉案件。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公诉案件均以被告人有罪判决结案,而自诉案件大多以撤诉方式结案。
除了1起被告人因重复领取结婚证而被判处重婚罪,以及2起案件被移送公安机关继续调查外,其他案件均以自诉人撤诉方式结案。
这些撤诉案件中,一部分是在法官的调解下,自诉人与被告人达成了和解或调解协议,通过经济补偿、道歉等方式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自诉人的调查取证能力不足,无法获得充分的有罪证据,或因证据不足或其他程序性原因而被迫撤诉。
今年,海淀法院接待了数起重婚案件,其中仅有一例符合立案条件。自诉人赵女士声称,她和丈夫宋先生于1989年结婚,并育有子女。2005年,他们的房产遇到拆迁,赵女士得到了800多万元的拆迁款,但宋先生却携款离家出走。赵女士通过朋友得知,原来宋先生与家里的保姆私奔了,并以夫妻名义同居并育有两个孩子。赵女士认为丈夫已经构成了重婚罪,于是向法院提起了刑事自诉。
为了追究宋先生和第三者的刑事责任,赵女士从医院获取了丈夫陪伴第三者生孩子时的就诊资料,并从居委会查到了丈夫与他人同居的地址和人口普查登记情况等相关证据。凭借这些证据,赵女士的立案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海淀法院的调研发现,重婚罪的自诉人处于弱势地位,只能单方面陈述案情,或仅能提供配偶与他人所生子女的照片以及亲戚朋友的口述证词。
为此,海淀法院建议被害人在起诉之前应注意搜集负心人的新结婚证、私生子的出生证明、亲戚朋友的证言等三类证据,作为指控负心人犯有重婚罪的证据。然而,提起这类自诉的目的是为了惩戒被告人,一般不能在经济及精神损失方面获得补偿。因此,当事人如果有此类请求,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
重婚罪的定义、证据要求和刑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证据要求包括领取结婚证的法律婚姻和未领取结婚证的以夫妻名义同居两种情况。重婚罪的刑罚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刑事法律制度不完善和观念问题导
重婚罪的定义、行为以及相关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会被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重婚形式包括法律婚姻内的事实婚姻、未登记结婚但同居等。有配偶指的是婚姻关系未解除或自然消失前仍处于有效状态。姘居不构成法律上的重婚,
我国法律中未婚者是否可以构成重婚罪的问题。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重婚罪的主体包括有配偶而重婚的人,以及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人。重婚罪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破坏这一制度将受到刑事处罚。重婚行为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和事实婚姻
重婚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重婚行为构成犯罪,当事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刑或拘役。追究重婚责任可通过公安机关侦查和法院审判,或由受害者直接起诉。重婚行为将受到法律严厉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