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效力 > 事实婚姻 > 事实婚姻有什么特征

事实婚姻有什么特征

时间:2024-11-18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1011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男女住在一起,一起生活,有的甚至了几十年,但他们并没有结婚,而且很多外人看来,他们就是夫妻,虽没有登记结婚,但也和夫妻没有什么差别。所以,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解答事实婚姻指的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实婚姻的特征及构成要件

一、事实婚姻的定义

事实婚姻是一种婚姻关系的存在方式,广义上指男女双方在主观上具有永久生活的目的,在客观上具有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狭义上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二、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

事实婚姻的构成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男女双方的同居行为始于1994年2月1日以前,并且是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

2、同居是以夫妻名义进行的。

3、同居双方在1994年2月1日以前已经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

结婚的实质要件是指男女双方建立夫妻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包括:

1、双方均达到法定婚龄,男性为22岁,女性为20岁;

2、双方自愿结婚;

3、双方均无配偶且不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4、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三、事实婚姻的特征

1、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应无配偶,有配偶则成为事实重婚。

事实重婚是指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只要双方公开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也已构成重婚。

2、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

男女双方是否互以配偶相待是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两性关系在内容上的重要区别。因为,一切不合法的性行为,不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

3、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具有公开的夫妻身份。

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并为周围的群众所公认。也就是说,不仅内在具有夫妻生活的全部内容,在外部形式上还应有为社会所承认的夫妻身份。这是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两性关系在形式上的重要区别。一切违法的两性关系和行为,均不具有夫妻的名义,群众也不会承认其为夫妻。

4、事实婚姻的当事人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

不具备法定的结婚登记要件,这是事实婚姻与合法婚姻区别的主要标志。在我国,不论当事人是否举行过结婚仪式,凡未进行结婚登记的,均不是合法婚姻。

四、事实婚姻与非法同居的区别

1、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都具有共同终身共同生活的目的,而非法同居的男女双方不具有这种终身共同生活的目的。

2、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具备公开的夫妻身份,而非法同居的男女双方往往具有陷落性、临时性,不具有公开性。

3、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均无配偶,有配偶的则为事实重婚,非法同居的范围要比事实婚姻宽。

事实婚姻是指没有经过结婚登记的夫妻关系。虽然我国《婚姻法》不承认事实婚姻,但在实际中,这种关系仍以夫妻的形式得到处理,并逐渐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承认,但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事实婚姻的解除方式

    事实婚姻的解除方式及其重要性。事实婚姻需要通过法定方式解除,包括行政手段和诉讼手段。民政部门不受理事实婚姻的协议离婚请求,因此最好通过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事实婚姻与登记婚姻的法律效力不同,法律对事实婚姻的保护有限。处理事实婚姻应遵循一定原则,包括确认婚

  • 新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和效力

    新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和效力。新婚姻法明确了事实婚姻的认定标准和条件,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文章指出,尽管事实婚姻未经过法律程序登记,但在法律上仍具有一定的效力,双方享有夫妻间的大部分权利和义务。然而,相较于合法登记的婚姻,

  • 如何解除事实婚姻

    事实婚姻解除的相关内容。事实婚姻未进行结婚登记,但男女通过同居维系关系。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解除事实婚姻可通过离婚诉讼,涉及财产和孩子抚养权纠纷也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感情破裂可准予离婚,包括重婚、家暴、分居等情

  • 案情

    原告李某和被告董某之间的表兄妹关系及同居生活情况。双方未进行结婚登记,因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不属事实婚姻,实为同居关系。法院裁定驳回原告的离婚诉讼请求。对于是否应宣告婚姻为无效婚姻还是解除同居关系,作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即不属事实

  • 事实婚姻是否构成重婚罪的案例分析
  • 事实婚姻的规定
  • 事实婚姻有怎样的特征
婚姻效力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