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婚姻是指没有进行合法结婚登记的男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并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可为夫妻关系的情况。与合法登记的婚姻相对,事实婚姻属于未经法律认可的违法婚姻。然而,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农村地区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国家对未登记结婚但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之间的关系有条件地予以认可,从而产生了“事实婚姻”这一概念。
1. 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应该没有其他配偶,否则将构成事实重婚。事实重婚指的是在前一婚姻未解除的情况下,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只要双方公开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即使未登记结婚,也构成重婚。
2. 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两性关系的重要区别在于,男女双方是否互相承担配偶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只有具备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才能被认定为事实婚姻。
3. 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具有公开的夫妻身份。这意味着他们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并被周围的群众所公认。除了内在上具备夫妻关系的全部内容,外部形式上也应该被社会所承认为夫妻。这是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两性关系的重要区别。任何违法的两性关系和行为都不具备夫妻的名义,也不会被群众承认为夫妻。
4. 事实婚姻的当事人没有履行结婚登记手续。事实婚姻的主要标志是缺乏法定的结婚登记要件。在我国,无论是否举行过结婚仪式,只要未进行结婚登记,就不被视为合法婚姻。
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来解除事实婚姻。鉴于事实婚姻与登记婚姻具有同等效力,其解除应当采取法定方式,即通过行政手段(向民政部门申请)或诉讼手段(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民政部门通常不受理事实婚姻的协议离婚请求,因此最好通过法院解除事实婚姻关系(即提起离婚诉讼)。
事实婚姻的当事双方,或一方,对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不够重视,不够尊重,因此即使有条件可以登记,也不愿意去登记。
承认事实婚姻并不等同于鼓励不登记。因此,事实婚姻与登记婚姻不应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否则登记的意义将何在?
基于以上考虑,法律对事实婚姻的保护应当是有限的,以促使那些不愿登记的人尽早登记,维护婚姻登记制度的权威性。事实婚姻可以通过自行协商解除,对于有争议的情况,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事实婚姻诉讼离婚时是否需要开具婚姻证明的问题。根据《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事实婚姻诉讼离婚不需要开具婚姻证明。对于不同时间段的未办理结婚证的事实婚姻,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双方需到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供同居生活证据,以依法确定婚姻关系及财产分割。
事实婚姻是否可再次登记结婚的问题。依据我国婚姻法规定,事实婚姻关系可以办理结婚登记,但前提是必须遵守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原则,并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结婚必须是双方完全自愿,不允许任何强迫和干涉。
原告李某和被告董某之间的表兄妹关系及同居生活情况。双方未进行结婚登记,因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不属事实婚姻,实为同居关系。法院裁定驳回原告的离婚诉讼请求。对于是否应宣告婚姻为无效婚姻还是解除同居关系,作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即不属事实
事实婚姻的相关规定。对于未按婚姻法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在特定时间点之前或之后的,根据是否满足结婚实质要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之前共同生活的可视为事实婚姻处理;之后的若未能补办结婚登记,则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