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主要包括国家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
2022-03-31
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而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分公司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因此独立核算的总分公司能互相开票。《公司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支机构应当登记的
2022-03-31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方面来说,票据贴现与票据承兑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其实票据行为是以票据权利义务的设立及变更为目的的法律行为,主要包括票据出票、背书、承兑、参与承兑、保证等。
2022-03-31
本罪的所指的发票限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之外的其他发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以外的其他发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2022-03-30
非法出售发票罪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非法出售发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发票管理法规,实施了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的行为。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一般以营利为目的。非法出售可
2022-03-30
非法制造抵扣税款发票罪,是指违反发票管理法规,擅自制造可以用于骗取国家税款的非专用发票的行为。
2022-03-30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是指违反发票管理法规伪造、擅自制造不能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以及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不能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的行为。非法出售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第二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2022-03-29
侵犯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违反国家有关发票管理法规,实施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的行为;非法出售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
2022-03-29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2-03-29
1、票据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2022-03-28
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2022-03-28
本法所称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一为持票人,持票人为最初追索权人,当所持汇票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或有其他法定原因无从请求付款,或承兑时,持票人即可行使追索权。但持票人为出票人时,对其前手无追索权;持票人为背书人
2022-03-28
虚开发票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虚开发票罪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的发票管理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2022-03-25
1、我国刑法中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在符合下列条件时,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追诉:即行为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致使国家税款被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第六十二条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二十五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
2022-03-25
对违法票据承兑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2-03-25
票据法中关于付款人的责任及其限制。付款人在足额支付款项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将解除,但如果付款人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地支付款项,则需自行承担责任。恶意支付指明知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却仍支付,重大过失指应察觉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而未察觉。付款人在支付前不了解
失票人起诉时需提供担保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担保数额应与票据金额相当,以及对于伪报票据丧失的当事人需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票据作为货币证券和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的基本性质。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包括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票据关系与票据的基础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票据关系是基于票据行为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而票据的基础关系是授受票据的原因和前提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一旦发生票
我国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包括因行使票据权利或非票据权利引起的纠纷,票据债务人要求返还票据的诉讼,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后票据持有人行使追索权的诉讼等。同时,还介绍了挂失止付的提起人和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