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若婚姻是因为胁迫而成立的,受胁迫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婚姻。受胁迫一方婚姻关系的当事人本人,应在登记之日起1年内或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时应在恢复自由之日起1年内,向法院或登记机关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婚姻法第十一条所称的‘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构成胁迫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件:
胁迫的故意包括胁迫行为人通过胁迫行为使被胁迫人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恐惧心理而产生意思表示的故意。
胁迫的行为指胁迫行为人使用加害威胁来迫使被胁迫人结婚,并且达到了让被胁迫人感到恐惧的程度。被加害的对象不仅包括被胁迫人自身,还包括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和财产等。
违法性包括非法的目的和非法的手段。
当胁迫行为与结婚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时,被胁迫一方无权请求撤销婚姻关系。
婚姻自由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也是婚姻法的首要原则。结婚自由是婚姻自由的重要方面,要求婚姻当事人双方具有结婚的自愿,并且意思表示真实一致。如果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或其亲友因受到威胁而产生恐惧,被迫作出结婚的意思表示,由于其本人并无真实的结婚意愿,因此法律赋予其撤销婚姻的权利。
撤销婚姻和离婚的区别以及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撤销婚姻是自始无效,被视为未婚;离婚则是解除现有婚姻关系。解除婚姻关系可通过离婚登记、诉讼离婚或无效婚姻等方式。离婚登记需双方自愿并提供相关证件,诉讼离婚则通过法院调解,无效婚姻则涉及重婚等情形。
离婚案件中的法律问题,重点讨论了婚姻关系的撤销条件及申请撤销的时间限制。受胁迫结婚的当事人可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文章强调当事人应了解自己的权利,及时行使,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婚姻法》关于撤销婚姻的规定。其中因胁迫结婚的当事人可申请撤销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可在婚姻登记或法院提出请求,撤销婚姻的申请资格仅限于受胁迫方。撤销婚姻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结婚证、书面申请书等。同时强调,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受胁迫方才可申
胁迫结婚缺乏证据时如何处理的问题。文章指出,处理胁迫结婚案件时,必须注意收集相关证据以便撤销婚姻。判断婚姻是否受胁迫的标准包括胁迫行为、违法性和主观故意。胁迫结婚的救济方法包括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或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