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婚姻有效吗
时间:2024-08-24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以前的封建社会有很多的家庭都是属于包办婚姻,这种情况下在如今的法制社会中是禁止的,那么包办婚姻是否还存在着法律效应了?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包办婚姻的法律效力
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的定义和区别
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包办婚姻是指第三者违反婚姻自由原则,强迫他人进行婚姻。买卖婚姻则是指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强迫他人进行婚姻。这里的第三者包括父母在内,而他人则包括子女在内。可以看出,包办婚姻不一定是买卖婚姻,但买卖婚姻必定是强迫包办的。包办婚姻的构成要件是违背当事人意愿,强迫他人进行婚姻;而买卖婚姻的构成要件除了违背当事人意愿外,还需要有索取大量财物的目的。至于抱童养媳、订小亲和换亲等陋俗,一般也都具有包办婚姻或买卖婚姻的性质。
包办婚姻的法律保护
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行的婚姻法,一直都在保护婚姻自由。1981年《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第3条),并进一步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第4条)。中国的法定婚龄高于成年年龄(18周岁),当事人已具备行使婚姻自由权利的能力。因此,包办婚姻的各种形式,包括娶童养媳、包办寡妇婚姻、转亲、换亲等,都是违法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自主婚姻与包办婚姻的界限
自主婚姻和包办婚姻的界限主要取决于结婚是否出于当事人的意愿。虽然有些婚姻是由父母代为订婚,但如果双方经过了解和建立感情后自愿结婚,也应被视为自主婚姻。对于包办他人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人,应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必要时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法律制裁。而对于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根据中国1980年《刑法》第179条的规定,还应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负面逼迫的婚姻是否有效
所谓包办婚姻是指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人违反婚姻自由原则,在违背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强迫其缔结的婚姻。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包办、买卖婚姻、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以及借婚姻索取财物都是被禁止的行为。错误登记的婚姻不符合法定结婚的程序,因而是无效婚姻。
-
可撤销婚姻的法定理由
关于可撤销婚姻的法定事由,我国《婚姻法》仅规定了受胁迫结婚这一种情形。在司法实践中,以欺诈、包办婚姻、诱骗等情形为由而要求撤销婚姻的情况也不少见,但根据现行婚姻法律规定,欺诈、包办、诱骗等均不可作为可撤销婚姻的理由。至于受胁迫者未提出撤销请求的,更有
-
国家法律对婚姻自主权的保护有何规定
《宪法》第四十九条第四款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权,禁止买卖、包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80年9月1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实行婚姻自由、
-
法律是怎么规定婚姻自由的权利的
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婚姻问题上所享有的充分自主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强制或干涉。作为婚姻自由的两个方面,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共同构成婚姻自由原则的完整含义。离婚使不自由的婚姻得以解除,为缔结自由的婚姻创造条件。包办婚姻主要是父母等无视当
-
婚姻自由包括什么内容
-
包办婚姻自由婚姻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
法律有无规定父母包办婚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