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婚姻是指因缺乏婚姻的成立条件而没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在没有无效婚姻制度的情况下,一些人对婚姻法律效力的认识不足,导致违法婚姻大量存在,如早婚、近亲结婚、包办买卖婚姻、未登记的换亲结婚等,尤其在农村偏远地区更为突出。然而,通过建立无效婚姻制度,司法机关在处理违法婚姻时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改变了以往违法婚姻解除后果等同于合法婚姻解除后果的情况,避免了不必要的法律冲突,维护了中国婚姻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本文将探讨中国无效婚姻的构成要件、法律后果以及审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即构成无效婚姻:
重婚违反了我国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制度,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对家庭稳定和社会安定产生负面影响,也冲击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腐败和党风败坏。因此,婚姻法明确规定重婚(指重婚者的第二个婚姻)为无效婚姻。
男女近亲结婚容易集中双方精神和肉体上的弱点和缺点,将其遗传给下一代,对下一代的健康造成损害。
禁止患有严重疾病的男女双方结婚,旨在防止患病一方传染给对方,特别是传染或遗传给下一代,保护下一代的健康,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根据婚姻法第五条的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这一法定结婚年龄的设定,既考虑到男女青年的身心发育,也兼顾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和城乡群众的接受程度,符合我国国情。
可撤销的婚姻指的是因为胁迫结婚或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而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的婚姻。
根据《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受胁迫一方可以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而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可以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如果超过这个时间限制没有提出撤销请求,该婚姻将视为有效。
可撤销婚姻的法律特征包括:
可撤销婚姻是违反了当事人的意愿,违反了结婚自由原则,主要表现为包办和买卖婚姻。
可撤销婚姻是存在婚姻事实的,即婚姻已经成立。
可撤销婚姻是相对无效的,即只有当事人提出撤销请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撤销,才会被认定为无效婚姻。
申请结婚所需的证明材料,包括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外国侨民所需的不同证明材料。中国公民需要提供户籍证明、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和合影照片等材料;外国公民需提交护照、居留证或身份证件、婚姻状况公证书等材料;外国侨民则需提交护照、居留证和婚姻状况证明等材料
婚内索赔问题在法律上的支持情况。争议焦点在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是否支持婚内索赔。一方认为婚内索赔无实际意义,应驳回诉求;另一方则认为侵权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文章支持侵权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四个理由包括:婚内侵权与一般侵权无异,夫妻关系下的平等地位,夫妻个
一夫多妻制是否合法(《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现行婚姻法规定下的一夫多妻制是否合法,明确指出了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民法典》最新规定进一步强调了婚姻家庭的重要性和合法保护范围,重申了一夫一妻制的法律地位。任何违反这一制度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婚姻法》第十条规定了婚姻无效的情形,第十一条规定了可撤销的婚姻。由此可见,我国《婚姻法》在婚姻无效制度的基本构成上,采取了自始无效与可撤销的双轨制,这比对各种违法婚姻采取一律无效、自始无效的单轨制有更大的优越性。虽然新的《婚姻法》确立了无效婚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