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法规 > 婚姻法条例 > 婚姻诈骗的认定与防范

婚姻诈骗的认定与防范

时间:2024-12-07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1832

婚姻诈骗:如何区分婚姻诈骗罪与不道德婚姻

婚姻诈骗的定义和特点

婚姻诈骗,俗称“婚骗”,是指以婚姻为诱饵,欺骗他人并骗取财物的行为。通常以择偶困难的中青年或离异者为目标,以结婚为幌子,通过诈骗手段获取受害者的金钱,然后以感情不和或其他理由分手或逃离,这种婚姻诈骗也被称为“放鸽子”,是最常见的婚姻诈骗形式。在审判实践中,我们需要准确区分婚姻诈骗罪与一般不道德婚姻之间的区别,并提醒广大中青年男女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案件描述

被告人胡某,男,1982年4月20日出生于云南省邵通市,汉族,小学文化,农民。2008年12月7日,被告人胡某与女青年李某伙同他人从浙江省浦江市来到武陟县宁郭镇南田塘村,让该村的郎某帮助李某找到婆家。通过郎某等人的介绍,李某与武陟县小董乡磨庄村的男青年党某某结婚,党某某支付给胡某现金18000元,李某当天就住在党某某的家里。两天后,党某某带着李某去焦作市购买结婚服装时,李某趁党某某上厕所的机会,迅速逃回浙江省。2009年8月5日,胡某被抓获。

婚姻诈骗罪与一般不道德婚姻的区别

婚姻诈骗罪是指以婚姻为手段,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并构成犯罪的行为。诈骗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根据刑法的规定,婚姻关系并非诈骗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即婚姻关系中的双方当事人并不排除在诈骗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之外。刑法对犯罪主体的规定包括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和特殊主体身份等。因此,在诈骗犯罪中,将诈骗犯罪的主体限制在婚姻关系之外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夫妻或近亲属之间的故意伤害犯罪,也存在被刑事追究责任的情况,只是在处理上会考虑双方的特殊关系,并与社会上其他案件加以区别对待。因此,婚姻关系并非免责条件。如果因为婚姻关系而将诈骗犯罪的主体要求限制为非婚姻关系的双方,显然违背了刑法对诈骗罪一般主体的规定。

判断婚姻骗财案件的准确方法

为了准确判断处理以婚姻骗财为特征的案件,区分不道德婚姻和诈骗犯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和判断:1. 犯罪故意的产生时间:婚骗财的诈骗犯罪故意通常产生在婚姻关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故意是认定婚姻诈骗犯罪的重要要件。2. 客观行为: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在欺骗成功后,行为人将所骗取的财物用于个人挥霍。为了掩盖诈骗事实,进一步获得被害人的信任,行为人有时会在被害人身上花费少量骗取的钱财,但实际上仍然将财物控制和支配在自己手中。3. 骗取的财产所有权:所骗取的财产是一方婚前财产或与被害人有关的其他人的财产,而不属于婚姻关系成立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4. 考虑被害人的态度:在案件发生后,司法机关可以考虑被害人的态度,是否有必要追究犯罪责任,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当前婚姻诈骗是一个可怕的陷阱,特别是对于急于结婚却找不到对象的年轻男女来说,更需要引起警惕并加强防范。具体而言,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不要轻信各种刊登在报纸上的征婚交友广告。如果认识了想与之结婚的异性,要对其真实身份和家庭背景进行一定了解,尤其要辨别对方身份证的真伪,必要时可请公安机关协助。对于初次认识的异性,一定要审查其身份证。2. 在结婚登记前,最好避免有经济往来,特别是大额的经济往来,如大额借款等。3. 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对于初次接触、不太了解的人,要多留个心眼,保持警惕,注意鉴别对方的许诺和自我介绍。骗子在行骗过程中往往存在漏洞和破绽,只要稍加留意,并通过调查,就能发现问题。4. 如果被骗,要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并以书面形式提交至当地公安局,协助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取证。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防范婚姻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姻无效的情形

    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不宜结婚的疾病以及未到法定婚龄等。同时,文章还涉及离婚时的财产分配和损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这些情况下的婚姻可能被视为无效,且离婚时有一定的法律规定需要遵守。

  • 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解读

    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解读。当夫妻离婚后,一方或双方的生活水平、收入或抚养能力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要求。抚养权的变更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在案例中,法院会考虑孩子是否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实际抚养情况,孩子的意愿

  • 近亲结婚的法律限制及后果

    近亲结婚的范围、法律后果及科学依据。近亲结婚指存在三代或三代以内共同祖先的婚姻关系,我国禁止三代以内的血亲结婚。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婚姻无效,并增加子女患病风险。不同国家对近亲结婚的范围有不同规定。

  • 日本假结婚的法律判决

    日本假结婚的法律判决。根据日本刑法,为实现不正当目的而缔结虚假婚姻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被判处刑罚或罚金。文章还介绍了两个涉及假结婚的案例,包括一对华人夫妇和一名自卫官与中国人合谋进行假结婚骗取签证的案例。文章强调了婚姻必须基于双方同意,虚假

  • 以怀孕为由向男方索要赔偿是否构成诈骗行为
  • 婚姻的法律认定和骗婚行为的判定
  • 骗婚行为的法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