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法律常识——“非法同居”
时间:2024-06-2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正确认识“非法同居”
非法同居的法律解释与处理
一、非法同居的法律背景
1989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中,第3条规定了“自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之日起,未办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关系对待。”然而,2001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及2003年10月1日国务院颁行的《婚姻登记条例》中已删除了“非法”一词。因此,司法审判中已取消了“非法同居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同居关系”法律用语。
二、非法同居的分类
非法同居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双方均无配偶者之间的同居:这种情况最为普遍,许多年轻男女因为生活原因选择婚前同居。2、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之间的同居:这种情况也较为普遍,即所谓的婚外情。3、双方均有配偶者之间的同居。
三、正确处理非法同居关系
如上所述,非法同居并非真正违法,只是人们对法律保护范围的一种误解。1、对于双方均无配偶者之间的非法同居,我国法律对此没有任何规定,而道德上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认可。2、对于有配偶者与无配偶者之间的非法同居和双方均有配偶者之间的非法同居,由于双方未领取结婚证,不属于合法婚姻状态,因此也不构成重婚。在原夫妻双方离婚分割财产时,会考虑过错方对无过错方的侵权程度,在财产分割时照顾无过错方。
编者提示
同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被人们所承认,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居行为并不触犯任何法律规定,因此也不会受到法律处理。然而,在选择同居前仍需慎重考虑,毕竟处于不受法律保护的状态下,一旦发生纠纷将无法得到法律保障。因此,若有结婚打算,建议选择结婚;若无结婚打算,可签订同居协议,在确保权益的基础上避免更多纠纷,保护彼此的感情。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姻无效的情形
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不宜结婚的疾病以及未到法定婚龄等。同时,文章还涉及离婚时的财产分配和损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这些情况下的婚姻可能被视为无效,且离婚时有一定的法律规定需要遵守。
-
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解读
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解读。当夫妻离婚后,一方或双方的生活水平、收入或抚养能力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要求。抚养权的变更可以通过双方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在案例中,法院会考虑孩子是否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实际抚养情况,孩子的意愿
-
近亲结婚的法律限制及后果
近亲结婚的范围、法律后果及科学依据。近亲结婚指存在三代或三代以内共同祖先的婚姻关系,我国禁止三代以内的血亲结婚。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婚姻无效,并增加子女患病风险。不同国家对近亲结婚的范围有不同规定。
-
日本假结婚的法律判决
日本假结婚的法律判决。根据日本刑法,为实现不正当目的而缔结虚假婚姻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被判处刑罚或罚金。文章还介绍了两个涉及假结婚的案例,包括一对华人夫妇和一名自卫官与中国人合谋进行假结婚骗取签证的案例。文章强调了婚姻必须基于双方同意,虚假
-
以怀孕为由向男方索要赔偿是否构成诈骗行为
-
骗婚行为的法律责任
-
被误解的法律常识——“非法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