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登记结婚的几项规定》,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结婚时,双方必须共同前往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申请登记时,中国公民需要携带户籍证明和由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工作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个人信息、婚姻状况和申请结婚对象的证明。外国人需要携带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以及中国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此外,外国人还需要提供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以及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婚姻状况证明。
对于外国侨民,需要携带护照或代替护照的身份、国籍证件,以及中国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此外,还需要提供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个人信息、婚姻状况、职业和申请结婚对象的证明。
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还需要提交婚姻登记机关指定医院出具的婚前健康检查证明和双方的照片。
对于符合上述要求并提交完整证件的结婚申请,经婚姻登记机关审查并确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且中国公民不属于禁止与外国人结婚的人员,将被准予结婚,并在一个月内办理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
根据中国的《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婚姻登记机关的确定: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应前往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2. 不予登记的情形:婚姻登记机关不会登记以下情况的结婚申请:
3. 不能与外国人结婚的中国公民: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和其他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以及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员,不能与外国人结婚。
4. 登记发证时限: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结婚登记当事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符合结婚条件的当事人应当当场登记并领取结婚证;不符合结婚条件的当事人,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向其说明理由。
全国人大推动解决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关于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的存废之争及其社会意义,指出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明确了仅存在程序瑕疵的婚姻登记的法律效力以及亲子关系诉讼中一方拒绝鉴定的法律后果。
中国对外国与外国人登记结婚的法律效力认可问题。对于在国外按当地法律登记结婚的夫妇,只要符合中国婚姻法规定,中国将承认其法律效力。但要在中国享受婚姻相关权益和义务,必须完成认证和公证程序,包括在驻外使领馆进行领事认证等步骤。
婚姻的法律认定及骗婚行为的判定。法律认定骗婚行为包括婚前隐瞒疾病、真实情况、婚史等,婚后携款失踪、与他人同居等行为也被视为骗婚。无效婚姻包括未达到法定婚龄、已婚再结婚等情形。对于涉嫌骗婚的刑罚,根据诈骗金额大小,法律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严重者可能会被判
结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房的财产归属问题。根据《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如果房产登记在子女名下,则视为该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若双方父母共同出资,按出资份额认定为双方按份共有,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