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介绍是不是属于居间合同
时间:2024-08-26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居间合同纠纷】婚姻介绍是否属居间合同
案情
2007年10月,原告王某与被告朱某达成约定:被告作为原告的子女,负责介绍对象给原告。作为回报,原告支付给被告4000元作为介绍费,并提前支付了该款项。如果被告无法完成婚姻介绍任务,则应返还介绍费。然而,由于婚姻介绍未能成功,原告要求被告返还4000元介绍费,但被告一直拖延不归还。因此,原告不得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以居间合同纠纷为案由受理此案,并最终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评析
尽管本案得到了圆满解决,符合情理,但本文作者认为将婚姻介绍行为定性为居间合同并不妥当。现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合同性质
首先,有偿婚姻介绍属于合同行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该行为完全符合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订立和生效的条件。双方明确了合同的目的,清楚了合同的内容,并对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约定。然而,在目前的《合同法》中,我们无法找到对应的合同类型,学术上称之为“无名合同”。
非居间合同
这种合同绝不属于居间合同。我国《合同法》对居间合同有明确的定义:“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也就是说,居间行为的目的是促成一项合同的签订,根本目的是为了达成一项更为重要的合同。然而,婚姻关系的形成并不能被视为合同行为。我国《合同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这就明确将婚姻关系排除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之外。综上所述,本文作者认为法院以居间合同纠纷为案由受理此案并不妥当。那么,这种婚姻介绍应如何确定案由呢?
案由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其中并未列出婚姻介绍这种民事行为的合适案由。在贯彻该《规定》的《通知》中,最高人民法院提到:在适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时,应根据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性质,首先适用所列第四级案由,若第四级案由未规定,则适用第三级案由;若第三级案由未规定,则可以直接适用相应的第二级案由或第一级案由。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可及时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在审判中出现的可作为新的第三级民事案由或应规定为第四级民事案由的纠纷类型。最高人民法院将定期收集、整理、筛选,并及时细化、补充相关案由。据此,我们可以将婚姻介绍案件定性为二级案由,即以第十大类的合同纠纷为案由立案审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关于婚前医学检查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关于婚前医学检查的规定。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应包括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及有关精神病的检查,旨在确保结婚和生育的健康。指定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淋病、梅毒等。对于严重遗传性疾病和精神病,如果一方患有这些疾病且难以治愈,则
-
夫妻扶养义务的实现方式
夫妻扶养义务的实现方式、解决途径与刑事责任。当夫妻一方因生活困难等原因需要扶养时,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发生争议时,可通过人民调解组织或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若一方拒不履行扶养义务,情节严重可能构成遗弃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刑事责任不免除其继续承担
-
居间合同的法律意义和相关权利义务
居间合同的法律意义及相关权利义务。居间人的权利包括报酬请求权和费用偿还请求权,义务包括报告订约机会、提供订立合同媒介、忠实义务和负担居间费用。委托人的主要义务是支付居间报酬和偿付费用的义务。摘要了居间合同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点,以吸引读者兴趣。
-
什么是形式婚姻?
形式婚姻的定义、特点以及法律问题。形式婚姻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名义上的夫妻身份,缺乏实质内容,常见于达到特定目的后离婚。形式婚姻有多种类型,包括对外隐婚等。只要男女双方合法登记,形式婚姻受法律保护。但如果没有合法登记,即使对外表现为夫妻,也只是非法
-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及保护措施
-
男女平等原则在我国法律中的重要性
-
共同协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