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三、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2025-01-21
随着微信的用户群体的迅猛增加,越来越多的商家将注意力投向微信营销模式。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朋友圈不时被各路微商广告刷屏,让人不胜其烦。然而,根据2015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广告法》有关规定,在朋友圈乱刷广告将有可能被索赔。
2025-01-09
依据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住酒店时将车停在酒店停车场的,酒店有保管好车辆的责任,车辆被砸坏的,由酒店承担赔偿的责任。第三十七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4-12-2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经营者的告知义务,但对这告知义务要做到何种程度才算真正告知了呢?比如,有些消费项目经营者应明确提醒消费者,如餐巾纸要付费、衣服干洗过期不取需付存衣费等。对于这类提示需贴在店堂明显位置,或明确地口头告知消费
2024-12-24
首先要确定当时和影楼签订的合同里,有没有写清楚底片的事情,也就是底片是否归顾客所有。如果有明确约定而影楼未遵守的话,可以去法院起诉。如果有过约定底片归影楼所有,顾客想要底片需购买,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掏钱买。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可以采取书面和口头的形式。消
2024-12-18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2024-12-11
我国法律规定房地产广告必须真实、合法、科学、准确,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不能出现“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不得含有以下内容(一)升值或者投资回报的承诺;(二)以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所需时间表示项目位置;(三)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管理的规定;(
2024-1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项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
2024-11-25
操纵市场价格是经营者消除或限制价格竞争的经济行为,是一种直接利用价格进行的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价格法》中所称的暴利,是指通过不正当的价格手段在短时期内获得的巨额利润。这是指上述七种以外、《价格法》沿未列举,而实际经济生活中将要产生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
2024-11-14
根据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五)生产国家明令淘
2024-11-06
(一)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二)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三)超过保质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四)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第十二条运输食品的工具应当保持清
2024-10-28
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等的处罚,以次充好的责令停止销售行为,没收产品,并处罚款。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
2024-10-27
依据价格法的规定,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第十三条 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
2024-10-24
产品出现瑕疵员工是没有赔偿责任的,产品瑕疵造成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由产品的经营者或者生产者承担责任,但生产、经营者已经告知产品瑕疵,并且瑕疵不违反强制性规定的除外。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2024-10-2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营者违反依法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原则的行为包括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消费欺诈、强制交易等。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
2024-10-18
食品经营活动的法律要求。食品经营者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食品安全;符合经营场所要求,具备相关设备和设施;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妥善贮存食品并处理不合格食品。
特价商品不退还的法律处罚问题。商家若存在特价商品不退还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将受到工商管理部门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规定,严重违规者还可能面临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同时违法行为将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其权益受到损害时应该向谁索赔的问题。根据《保护法》,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生产者、承受企业权利义务的企业、违法经营者、展销会举办者、柜台出租者以及广告经营者等不同的责任主体索赔。同时,根据不同情况,销售者、生产者
商家拒绝开发票的问题,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涉嫌偷税漏税。国税局表示消费者有权利要求商家开具发票,商家提供发票是应尽的义务。商家要求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才能开具发票是不正确的。国税局对正规税务代理机构有管理措施,但对其他机构监管尚不明确,存在假账和黑中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