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包括两类:一是物质资料的消费,如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物质消费。二是精神消费,如旅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服务,指的是与生活消费有关的有偿提供的可供消费者利用的任何种类的服务。关于商品的消费,即购买和使用商品,既包括消费者购买
2024-09-15
2024-09-14
消费者可以不交纳金融服务费,4S店收取金融服务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但不交纳金融服务费的,4S店可能不卖车或者要求购车人全款购买。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借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之机,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而收取费用。第十条 经销商应当在
2024-09-13
据刘先生介绍,4月6日,他到肯德基苹果园餐厅,出示了该公司发行的优惠券,要求按照该优惠券上所载明的优惠价32元购买价值64元的外带全家桶套餐一份。然而,餐厅工作人员以接到上级通知终止优惠为由,拒绝按照优惠价向刘先生出售该套餐。刘先生认为,他与肯德基之间已经
2024-09-12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是纽约大学教授马*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
2024-09-11
近年来,商家最终解释权条款的产生和蔓延并非偶然,而是有着一系列的社会与经济根源。首先,最终解释权条款源于竞争日益激烈、但竞争秩序并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因此,遏制最终解释权条款有助于恢复公平竞争秩序,竞争秩序的康复也有助于遏制最终解释权条款的蔓延。在消费
2024-09-11
消费者在出入酒店、茶楼等饮食娱乐场所时,经常会遭遇经营者设置的“最低消费”问题。关于最低消费问题的讨论,法学界、经济学界及实务界人士都曾有过非常热烈的讨论,但是至今仍未取得一致见解。各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对最低消费的态度也有较大分歧。
2024-09-08
消费者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的社会团体。以上五项消费争议的解决方法中,前二项均可视为投诉,第三项为申诉,第四项为申请,而最后一项则为起诉。除最后二项外,前三项仍然可概称为投诉,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消费争议发生时的重要解决途径。
2024-09-05
金融服务费就是贷款的时候收的服务费,是帮助消费者办理贷款的一些收取资料,还有审批流程使用的费用。一般来说是按照贷款金额的3%到5%来收取的。第十条 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
2024-09-05
近日,四川省高院审理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被告人杨某在眉山开了一家食品公司,用病死猪牛马肉混入原料中,制作牛肉干,销售金额达900余万元。眉山中院一审判决杨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00万。陈某、谢某、陈某礼明知杨某购进的
2024-09-04
通过与商家协商退换货来解决;通过向网购平台管理方申诉或者投诉来解决,可直接在订单页面发起投诉或者退款;通过拨打商家所在地12315;消费者投诉电话来处理;通过到法院起诉来处理。①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到工商局、消费者协议进行举报,要求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
2024-09-01
知假—买假—索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出现的新情况。作者通过对两个知假买假案件的剖析,从民法解释学的角度,肯定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和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鉴于当前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消费者人身、财产权益频频受侵,有的人便以“打假
2024-09-01
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2024-09-01
广西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称,其实,这是商家不断通过“洗脑式”宣传,向老年消费者推销保健品等各种商品,误导老人一步步掉入消费陷阱。广西消委会根据老年人消费投诉的案例,认为当前老年人消费有两大特点:老年人已经成为养生、保健品以及理疗仪、按摩器等保健器械的主
2024-09-01
快递取件二次收费违法的,因为这是消费者的权益,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快递二次收费就是违法了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2024-08-30
小额消费侵权维权的法律途径。当消费者遭遇侵权时,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行政部门投诉、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时需提供个人信息、被投诉方信息、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具体情况等详细材料,并注意未经同意不邮寄原始票
网购商品与描述不符的处理方法。消费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争议。同时,如果因虚假广告受到损害,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赔偿,并要求行政部门惩处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规定,包括消费争议商品送检的定义、检验机构名单、服务原则、消费者送检程序、检验机构的受理与拒检、检验报告、虚假检验报告的处理、检验费用的支付以及针对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争议送检等内容。规定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维权途径,确保消费
医院就医是否构成消费行为的争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医行为被视为生活消费,包括物质和精神消费,消费客体是商品和服务,消费方式包括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就医主体包括公民个人和进行生活消费的单位。虽然就医是被动接受的行为,但只要其有偿获得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