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要约的目的是为了订立合同,要约人必须让接收要约的相对方能够明确是谁发出了要约以便作出承诺。因此,发出要约的人必须能够确定并特定化。虽然合同双方都可以作为要约人,但要约人必须是特定的合同当事人。
合同的成立依赖于相对人对要约的承诺,因此要约不能向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相对人以外的第三方发出。要约通常应向特定人发出。
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类似订约建议的表达实际上并不表示如果对方接受就成立了一个合同,例如"我打算以五千元的价格卖掉我的钢琴",尽管是特定当事人对特定当事人的陈述,也不构成要约。要能构成要约,需要看这种意思表示是否真实表达了与被要约人订立合同的意愿。
这要求要约的内容必须是确定的和完整的。确定的意味着要求必须明确清楚,不能模棱两可、产生歧义。完整的意味着要约的内容必须满足构成一个合同所必备的条件,但并不要求一个要约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约的效力在于,一经被受要约人承诺,合同即可成立。
交叉要约的效力问题。在合同法中,交叉要约只是双方进行要约和承诺的方式之一,不能单独作为合同成立的依据。双方在此情况下都有撤回、撤销要约或拒绝承诺的权利。因此,合同成立仍需经过受要约人的承诺。
要约的生效日期和承诺期限的相关法律问题。在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到达主义原则得到体现。同时,还探讨了送达的定义、撤回或修改要约的权利、数据电文形式的要约的到达时间等问题。关于承诺期限,如果约定了期限,受要约人应在期限内接受要
自动售货机的要约性质及其承诺方式。自动售货机向不特定公众发出要约,一旦投入约定货币即可视为承诺,合同成立。要约的构成要件包括内容确定完整、特定合同当事人所为、向相对人发出、送达受要约人并得到其承诺以及具备缔结合同的主观目的。只有满足这些要件,要约才能
合同法中的要约相关问题。文章介绍了要约的法律效力,包括生效时间、存续期间等。同时,也阐述了反要约的概念和特征,以及要约与反要约之间的区别。文章还强调了合同内容以承诺为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