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销售假药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从轻处罚条件的是可以从轻处罚的。从轻处罚的情形有:行为人销售假药未遂的,可以从轻处罚;行为人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处罚;行为人有立功表现,可以从轻处罚。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4-09-19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24-09-18
此外,下列两种情形依照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处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
2024-09-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犯罪分
2024-09-18
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首先,它们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资金使用权,对象是这些单位的资金。而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于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特定用途的
2024-09-18
非法制作血液制品罪是指非法制作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
2024-09-17
飞车抢夺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涉嫌两个不同罪名,一个是抢夺罪,一个是可能转化成抢劫罪。比如骑摩托车作案抢夺金银首饰等物品的行为,通常而言属于抢夺行为,因为犯罪嫌疑人只对物品实施暴力,一般不对人实施暴力,因此,以抢夺罪定罪处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
2024-09-17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具体的立案标准要根据所犯的罪行来确定。犯罪未遂的特征包括:。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9-17
诈骗三万元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依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
2024-09-17
团队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5000元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追诉。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本法另有
2024-09-17
对于有销售假药行为,构成犯罪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对其进行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为: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
2024-09-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2024-09-17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4-09-17
故意杀人致死的判刑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
2024-09-17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9-17
破坏公物二万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等处罚。对于破坏公物二万的案件,法院将综合考虑数额、其他严重情节和当地量刑标准来判决。具体判刑时间取决于案情和当地标准,此信息仅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及公司集资诈骗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公司集资诈骗行为的法人代表和管理人员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没收财产等。其中,处罚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此外,文章还介
中国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表现。犯罪分子需执行一部分刑罚后,方可适用假释,且需满足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司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