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出狱后的人是否可以再次犯罪,以及累犯的定义、分类和构成条件。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特别累犯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累犯和普通累犯。构成一般累犯需要满足主观条件、刑度条件和时间条件。
2025-06-30
《刑法》中关于累犯的定义和规定。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次故意犯罪会被视为累犯,并从重处罚。但需注意,此规定不适用于过失犯罪和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分子。超过五年后再次犯罪的情况将不再被视为累犯。
2025-06-27
危险驾驶累犯是否可以被逮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若其有危险驾驶的犯罪事实且为累犯,应当予以逮捕。累犯与惯犯在构成和处理上存在差异,对于累犯,我国刑法规定应从重处罚。
2025-06-21
在法律允许下,对于累犯并患有重大疾病的罪犯,监狱可能采取的执行方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符合条件的罪犯可以申请保外就医或监外执行,避免被关入监狱。其中涉及保外就医的条件和程序,以及监外执行的适用对象和执行方式等。确实患有严重疾病的罪犯需要由指定的医院开
2025-06-10
孙某因前罪后罪构成特殊累犯的情况。孙某因多次犯罪被判处死刑,但由于被司法人员包庇而未执行死刑,再次犯罪则构成特殊累犯。文章阐述了构成一般累犯的条件,并特别指出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要求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时间内。
2025-06-05
起诉未指控累犯时法院能否主动追加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调查和辩论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和证据。对于累犯,无论一般还是特别累犯,都应从重处罚,但具体刑罚需根据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来确定,并非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2025-06-03
拘留15天是否构成累犯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累犯认定的条件之一是前罪和后罪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因此拘留15天不能被认定为累犯。文章还介绍了其他关于累犯的相关法律规定。
2025-06-02
我国刑法中关于数罪并罚时是否构成累犯的判断标准。一般累犯需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次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特别累犯则为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等犯罪。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犯罪分子是否构成累犯,并决定相应处罚。
2025-05-22
盗窃累犯的刑罚量刑原则,阐述了累犯从重处罚的依据以及盗窃罪的量刑标准。文章还介绍了考虑涉案金额、自首立功、受害人谅解等因素来综合确定刑期的方法,同时强调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原则。
2025-05-20
盗窃5千元且为累犯的判决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盗窃罪数额较大者应受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及罚金的处罚,而累犯将会从重处罚。若盗窃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刑期和罚金将相应增加。
2025-05-15
缓刑到期又犯案是否构成累犯的问题。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缓刑犯可以构成累犯,一种认为不能。根据刑法规定,累犯必须满足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一定时间内发生等条件。由于缓刑和假释的性质不同,缓刑考验
2025-05-10
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数罪并罚原则。当犯罪分子构成累犯并涉及多个罪名时,法院会进行数罪并罚,并在刑期基础上加重处罚。累犯的认定条件包括前罪受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在赦免后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且后罪为故意犯罪。
2025-05-03
我国刑法中关于缓刑与累犯的问题。根据规定,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才可能构成累犯,而缓刑则不构成累犯。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其累犯期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此外,还特别介绍了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特别累犯的
2025-04-28
我国刑法中关于累犯前罪执行完毕是否包含附加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只有当主刑和附加刑都执行完毕时,才能计算时间。同时,文章还涉及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的情况,以及特定犯罪无论何时再犯都被视为累犯的规定。
2025-04-23
妨害作证罪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的刑罚处罚。妨害作证罪侵犯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和公民的作证权利。其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同时,文章还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妨害作证犯罪的情形,如非法劝止证人作证、实施希望他人作伪证的行为等。
2025-03-12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过程。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在监狱等机构执行刑罚,并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分子可获得减刑或假释,但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这一规定。
数罪并罚原则的三种形式,包括吸收原则、并科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吸收原则以轻刑被重刑吸收为原则,但存在重罪轻罚的缺陷;并科原则虽然公平但可能导致刑罚过于严厉,执行困难;限制加重原则在坚持有罪必罚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处罚方式,但仍存在局限性,
犯罪立功的分级,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一般立功指犯罪分子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重大立功则指犯罪分子揭发重大犯罪行为等。不同级别的立功在刑法中有不同的处理规定,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一般立功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自首与
无期徒刑假释的相关条件和限制。法律依据上,犯罪分子需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的刑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并表现悔改态度等才能申请假释,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不受执行刑期限制。假释条件包括实际执行时间、监规遵守情况、悔改态度和是否再犯罪等。累犯及严重暴力犯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