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股份转让是在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且股份转让完成后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并且受让人承诺履行发起人义务,收购人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豁免申请。尽管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化,从表面上看似乎不符合真正的收购定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国有企业,虽然国家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但各个国有企业实际上也是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们之间的股份转让也可以看作是收购行为。
如果上市公司面临严重财务困难,收购人为挽救该公司而进行收购,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重组方案,收购人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豁免申请。借壳上市的收购者通常会利用这一条款来达到豁免要约收购义务的目的。收购者可以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受让目标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在触发要约收购义务时公布资产重组方案,并提出要约收购豁免申请。在这种情况下,收购者公布的资产重组方案的优良程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通过要约收购豁免。因此,收购者注入或置换进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至关重要。对于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壳公司的情况,这一豁免条款为优质企业借壳上市提供了可能。
如果上市公司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发行新股,导致收购人持有或控制该公司股份比例超过百分之三十,收购人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豁免申请。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通过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是最典型的情况。由于目前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规模较小,而控股股东往往是巨大的集团公司,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资产只是其全部资产的一小部分。此外,由于法人股份不能流通,许多上市公司仅作为控股股东的融资平台。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A股市场即将实现全流通,大股东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注入其全部资产实现整体上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触发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条款。因此,通过本条豁免条款,可以申请免除要约收购的义务。
如果基于法院裁决申请办理股份转让手续,导致收购人持有或控制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超过百分之三十,收购人可以根据本条款申请要约收购豁免。需要注意的是,引起股份转让裁决的主体只能是法院。
自动售货机的要约性质及其承诺方式。自动售货机向不特定公众发出要约,一旦投入约定货币即可视为承诺,合同成立。要约的构成要件包括内容确定完整、特定合同当事人所为、向相对人发出、送达受要约人并得到其承诺以及具备缔结合同的主观目的。只有满足这些要件,要约才能
我国合同法中关于询价邀请是否构成要约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询价邀请并非要约,只是一种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而要约则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具备具体确定的内容、向希望缔约的受约人发出、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约束等要素。商业广告
合同法中的要约相关问题。文章介绍了要约的法律效力,包括生效时间、存续期间等。同时,也阐述了反要约的概念和特征,以及要约与反要约之间的区别。文章还强调了合同内容以承诺为准的原则。
要约的定义及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一个有效的要约应具备的条件。要约包含合同成立所必需的主要条款,内容必须具体明确,不能模糊不清,确定性至关重要。此外,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一旦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将受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