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当性原则和变更性原则。介绍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情境。这些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确保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基础,而强制措施的合理运用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
2025-09-10
如何解决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问题。首先强调了对超期羁押问题的认识,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并加强制度建设来规范执法行为。接着提出了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和各单位间的协调配合,以确保有效执行法律。最后强调了公、检、法部门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分工配合,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025-09-04
刑事羁押期限及解除措施的相关规定。对于羁押超过一年不提起诉讼的情况,应解除羁押措施。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不得中断。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需及时通知相关当事人和单位。
2025-07-31
刑事案件管辖变更对羁押期限的影响,阐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文章指出,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涉及其他重要罪行时,羁押期限可重新计算。但对于在侦查期间改变管辖后能否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况,法律未明确规定。因此,对于
2025-07-30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出在变更强制措施时存在的解除程序的复杂性和逻辑性问题。文章强调,对于取保候审和其他强制措施的变更,不应有特殊规定导致解除程序的差异。文章认为,当前的规定缺乏必要的法定条件和理论基础,应统一规定强制措施的变更方式
2025-07-28
警察抓捕嫌犯后的羁押措施,主要介绍了看守所与拘留所的区别。两者在羁押地点、法律依据、性质和羁押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看守所主要羁押被逮捕和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羁押机关的性质,其监管活动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而拘留所则主要用于行政拘留,是
2025-07-19
侦查中的羁押期限及其种类。羁押期限包括一般羁押期限、特殊羁押期限和重新计算羁押期限。一般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特殊羁押期限可根据案件情况延长,重新计算羁押期限则是因为发现新罪行或身份不明等情况。侦查机关应在法定羁押期限内完成案件侦查,同时需接受人民
2025-07-17
刑法中关于羁押期限与刑期折抵的关系。羁押期限可折抵刑期,仅限于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羁押期限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具体折抵规定为管制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两日,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在特定情况下,如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等,羁押期限
2025-07-05
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的相关规定。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特定类型案件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可以再延长2个月。公安机关应在羁押期限届满前提出延长羁押期限的要求。特别重大复杂案件由最高
2025-07-03
超期羁押的救济措施。当事人被司法机关超期羁押时,可通过申请解除羁押措施并要求国家赔偿来寻求救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并依法变更其他措施,同时受害人在特定情形下可获得赔偿。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
2025-06-28
中国刑事司法中被羁押人会见亲属权的问题。被羁押人在羁押期间无法与近亲属或监护人会面,尽管国际刑事司法人权要求保障被羁押人在审前会见亲属的权利,但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对此采取了回避和保留的态度,导致内外有别的政策。保障被羁押人会见亲属权是一种司法人道待
2025-06-08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拘传和羁押的规定。拘传并不被视为羁押,只有刑事拘留和逮捕才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公安机关在拘留和逮捕人时需出示相关证件,并在一定时间内通知被拘留或逮捕人的家属。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公安机关对刑事羁押期限的适用和如何处理超期羁押的情
2025-06-05
羁押的定义及解除方式。羁押是强制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状态,对被拘留或逮捕的人犯实施。解除羁押需经过人民检察院审查,若不需要继续羁押,则建议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此外,相关规定还明确了不同情形下羁押的解除方式和操作程序,如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解除等。犯罪
2025-06-04
变更羁押期限的程序、通知范围以及羁押期限的规定。文中详细说明了办案机关在变更羁押期限时应遵循的程序和通知范围,以及羁押期限在刑法中的具体规定。同时,不计入审限的期限也包括在内。
2025-05-13
犯罪嫌疑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包括社会危害性审查、人身危险性审查以及诉讼可控性审查等三个方面。同时,还强调了检察环节羁押必要性审查中公诉部门的两个重点关注方面:新的证据变化和羁押公正性审查。摘要介绍了审查的具体内容和重点,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2025-04-28
报案和扭送在刑事诉讼中的含义和区别。报案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向司法机关报告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而扭送则是公民将当场抓获的违法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司法机关处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报案人一般是偶然发现犯罪行为或事实,而扭送人则是将已抓获的犯罪分子
被刑事拘留羁押的人员在入所后需遵守的物品管理规定以及刑事拘留的程序。被拘留人员在入所时需按规定带入特定物品,如穿戴用品、卫生洗护用品等,并由看守所代为采购供应。同时,看守所应保证采购物品的安全,并适当控制带入监室的物品数量。刑事拘留程序包括公安机关和
普通程序轻伤案件的办理时间及其相关程序和法律知识。涉及立案程序的接受和审查,警察办案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逮捕审查、侦查羁押期限和侦查终结等环节,以及自诉制度等其他相关法律知识。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办理时间没有固定规定,需根据案件实际情
警察在对他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如果出现错误并侵害他人利益,受害人有权申请国家赔偿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受害人在警察采取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时,若权益受到侵犯,可以申请赔偿。包括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拘留、逮捕措施超期、经过再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