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手机短信是一种社会实践主体思想内容的载体,在与待证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的情况下,此短信便具有关联性,当短信的取得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时,则短信具有合法性,并因此成为法庭证据。鉴于手机短信的特性,笔者认为,手机短信成为证据还要符合以下条件:。否则,无法确
2025-02-10
近年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刑事诉讼审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表明了我国司法的进步,程序正义进一步得到维护和伸张。综合上述法律规定可知,非法证据包括刑讯逼供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使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2025-02-09
属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第七十条规定的 “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是有证明力的。要使该录音证据成为判决依据,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呢?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
2025-02-0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三条 对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电子数据,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五)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电子数据是否全面收集。《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2025-02-07
对于婚姻一方与外遇对象来往的手机短信内容、电子邮件内容、电脑博客日记、QQ聊天记录,如果可能应该应当委托公部证门对此类证据作固定处理。婚姻案件中,常见的鉴定结论有:伤残证明、诊断证明、精神状况证明、亲子鉴定结论、房屋价格评估报告等。而亲子鉴定,主要出现
2025-02-05
法院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如果案件的证据不足的,不能证据犯罪嫌疑人罪的,依据作出罪名不成立的判决。第一百九十五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
2025-02-05
证据收集的方法是指执法机关和律师调查收集证据的手段。调查取证的方法必须合法。法律规定的取证方法主要有:。询问是任何案件中都经常使用的证据收集措施和方法。讯问是指执法机关要求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如实交代案情的方法。讯问的对象限于行政处罚
2025-02-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偷拍的视频能不能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要依据具体情况才能确定,要审查视频与案件的关联性、在取证过程中是否合法等。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证明被追诉对象
2025-02-03
判决后不能再起诉或上诉了,只能在六个月内申请高院再审。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
2025-02-03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反映的案件情况是客观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共规定了七种证据,物证是其中一种,物证当然具备证据的一般特点。
2025-02-02
手机短信形式电子证据的收集。近年来,手机短信成为人们的重要联络方式,由于其具有便捷性和隐蔽性,也被犯罪分子作为重要的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使用,如利用短信指挥犯罪活动或者直接进行诈骗活动。在这类案件中,若能收集该类证据,对证实案件往往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2025-01-30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具体包括窝藏罪和包庇罪。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主要指窝藏、包庇多人的;多次实
2025-01-30
刑讯逼供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乃至精神刑等残酷的方式折磨被讯问人的肉体或精神,以获取其供述的一种极恶劣的刑事司法审讯方法。刑讯逼供与人权的关系:国家司法工作人员采用刑讯逼供事实上就是侵犯了嫌疑人的人权。
2025-01-30
民事起诉书是需要载明起诉的事实和理由的,如果是离婚案件的,起诉的理由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
2025-01-26
如果法院认为被告人翻供是有串供等嫌疑的,法院可能决定将正在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逮捕,变更强制措施。如果被告人的供词是该案的关键证据,而被告人翻供的,法院会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待补充侦查完毕后再开庭审理。
2025-01-26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采取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同时,强调依法调查和收集证据的重要性,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刑讯逼供行为的法律责任。文章介绍了刑讯逼供的刑事责任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中关于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刑罚。此外,文章还阐述了刑讯逼供涉及的立案标准,包括多种形式的恶劣手段、造成的健康损害、导致死亡或精神失常等情形。最后强调了对刑讯逼供行为进行严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相关规定。文章明确了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和责任主体,并详细说明了在讯问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包括讯问人数、地点选择、讯问方式等。同时,对于特殊情况下如聋哑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方式以及录音录像的要求也进行了阐述。此外,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也得到
公安局行政处罚的相关问题。公安机关保存的行政处罚记录和档案不会消除,这些记录对当事人今后的生活影响不大,只有在违法犯罪时司法机关才会调取。此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不再给予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