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条款的解释应当按照可能订约者平均合理的理解进行。考虑到格式条款是为不特定的人所制订的,解释合同时应以可能订约者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为格式进行解释。
具体来说:
第一,格式条款的解释应以一般人的理解为基础,而不仅仅以条款制作人的理解为准。解释合同时,不应只考虑具体的订约环境或特殊的意思表示,而应超脱于这些因素,以求得个别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第二,对于某些特殊的术语,应采用平常的、通常的、通俗的、日常的、一般意义的解释。如果某个条款所涉及的术语或知识不能为可能订约者所理解,那么应根据可能订约者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来解释。当然,如果条款适用的对象本身具有专门知识,并能理解条款中的特殊术语,那么应根据这些专门知识进行解释。
第三,在格式条款长期使用后,如果消费者对某些用语的理解与条款制作人不同,那么应以交易时消费者的理解为标准进行解释。在某些情况下,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职业团体的可能订约者的一般理解来解释合同。各个地域和团体内的相对人对格式条款内容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应以适用格式条款的不同地域和团体的消费者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为标准进行解释。
当用语有疑义时,应对条款制作人作不利的解释。这意味着在条款不明确时,应该对条款制作人进行不利的解释。这一解释原则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避免条款制作人故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或滥用其经济优势地位。
在格式合同中,如果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的含义不一致,应当优先采用非格式条款。这一原则既尊重了双方的意愿,也有利于保护广大消费者。个别商议的条款应当优先于一般条款。
在解释格式条款时,应当遵循严格解释原则。严格解释原则要求在维护公平正义的目的下,不得对合同未规定或规定不完备的事项进行类推或扩张解释。如果某个条款在适用范围上不明确,应当采用最狭义的含义进行解释。此外,在格式条款中,对于列举事项之后使用的“其他”或“等等”等字样,应解释为与先前列举的具体事项属于同一种类。
合同法格式条款的相关规定。在订立合同时,采用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免责或限制责任的条款需提请对方注意并说明。若格式条款违反民法和合同法强行性规定、违反民法基本原则,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则该条款无效。在解释格式条款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分类,特别是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由一方预先制定并加入合同的,没有经过双方协商。此外,本文还讨论了格式合同的名称和定义,格式合同具有重复使用性、预先拟定性和订立时的不可协商性等特点,其中不可协商性是最显著的特征。
示范文本与格式条款之间的区别。格式条款是不能协商的预先制订的条款,可以反复使用以简化谈判和降低交易费用。而示范文本则是参考性的,可以被双方协商修改,不一定为反复使用而制定。关键区别在于条款是否可协商及是否定型化。
海上拖航合同的常用格式及主要内容。常用的拖航合同格式包括国际远洋拖航协议、日本航运交易所拖航合同格式和中国公司的拖航合同等。合同内容包括当事人信息、船舶和货物信息、拖轮马力、起拖地和目的地、起拖日期、拖航费及支付方式等以及其他条款如适航适拖、安全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