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格式合同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发达国家法律规定
大部分发达国家倾向于承认电子格式合同的效力,如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这些国家的法律规定,格式合同的效力取决于是否违反了民法、合同法和其他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是否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则。
点击合同的效力问题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区法院在1998年的Hotmail诉VanMoney案中首次确认了点击合同的法律效力。此后,点击合同的法律效力在美国获得了认可。
软件拆封授权合同的效力问题在各国态度不一。美国上诉法院在1996年的ProCD诉Zeidenberg案中确认了拆封授权合同的法律效力。英国苏格兰高等法院在1996年的Beta诉Adobe案中认为,在拆封合同提供给买方之前,双方不存在合意。
(二)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
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电子格式合同的专门法律,因此电子商务合同仍然适用《合同法》。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格式条款具有违法或不合理的内容时,该条款无效。此外,北京市的《电子商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电子商务格式合同条款进行了明确规定,违法或不合理的条款无效。
我国的法律规定,提交确认书后的电子商务格式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消费者有权在收到确认书后的约定时间内变更或撤销交易承诺,而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
对电子商务格式合同的效力进行法律规制,可以通过立法规定和司法规制来实现。立法规制可以分为一般法规定和特别法规定。一般法规定可以在民法中对不公平的格式合同进行原则性规定,特别法规定可以针对不公平合同进行专门立法。
在立法规制中,应该强调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有责任引起消费者的合理注意,并给予消费者审查格式条款的权利。对于点击合同,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应该设置醒目的标志,以确保消费者在点击按钮之前能够充分阅读格式合同条款。
对于拆封授权合同,消费者在付款之前应该有机会审阅授权条款。除非经过明示同意,否则格式合同是无效或效力待定的合同。因此,付款行为不再构成承诺,合同的成立以对授权条款的确认为准。
在制定电子商务格式合同的形式和内容方面,除了遵守传统合同法中的格式合同约束,还需要针对网上格式合同的特殊性做出专门的规定。
针对拆封授权合同条款的内容,应加以限制。授权条款的内容必须是必要且合理的,法律应当对此做出明确的限定。标的、价格等在付款时已确定的条款不得在授权条款中进行变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消费者难以预料授权条款的内容,从而降低交易的稳定性。
拆封授权合同的适用范围也应受到限制。拆封授权合同的产生源于电子交易方式和无形财产权交易的特殊性,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这些特殊需求。因此,拆封授权的使用范围不应超出此范围。
对于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在程序法上应设立严格的规定,包括举证责任等。
总之,在我国,完善对电子商务格式合同的规制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电子章在欠薪合同上的法律效力问题。在新实施的《民法典》中,电子章若满足法定要件则具备法律效力。电子公章本身不具法律效应,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是电子签名后形成的HASH值。对于特殊电子合同需满足特殊要件才可生效。此外,《民法典》生效前的合同订立形式以及电
电子邮件作为电子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电子邮件已成为一种合法的书面形式,具有合同效力。文章还介绍了关于电子邮件合同的要约和承诺的规定,以及电子邮件的唯一性和特点。当事人在使用电子邮件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约定,因IS
网贷借款前签订协议书的必要性。文章强调了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的重要性,并指出投资人需确认借款人是实际借款人。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借款协议和委托协议的区别,以及签署合同时需关注代偿或垫付条款。
格式条款的产生条件、签订合同的方式与格式条款的认定以及格式条款的特定情况处理。格式条款通常产生于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地位不平等、一方具有垄断地位时。若一方向对方呈现合同文本而不谈判,或提供的条款是为多数人准备的但不能协商修改,则认定为格式条款。政府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