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经营者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在制订格式条款时,有意逃避法定责任和义务。例如,某无线市话服务协议中规定:“因改善网络通信质量,本公司对网络进行扩容、调整、软件升级等措施,为此影响客户通信,本公司不承担责任。”某洗衣店的“顾客须知”中称:“在洗涤过程中造成拉链、扣子及装饰物、装饰品损坏,不在公司赔偿范围。”还有的对法定责任只字不提。
自愿、公平、平等、诚实信用是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显失公平的条款表现得尤其突出。例如,某公司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规定:“出卖人逾期交房,按日向买受人支付万分之一的违约金,买受人逾期付款,按日向出卖人支付万分之三的违约金。”北京市某公司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规定:“消费者未按期限向开发商付房款,逾期超过30日的,开发商有权解除合同,开发商逾期交房,超过180日的,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同是违约行为,双方承担的责任却不对等。有的经营者还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例如,某房地产公司制订的《商品房买卖补充协议》中规定,非出卖人原因造成的延误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管制及办证行为滞后、政府市政配套未到位、第三人破坏、高考期间停工或其他政府规定、施工单位工期延误、施工期间停水停电等。出卖人在交房时告知受买人,即可据实予以延期交房。该条款私自扩大自己的免责范围,将第三方对开发商违约的风险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使开发商的逾期行为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甲方和乙方等联营单位共同出资建立公司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联营宗旨、项目和范围,联营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核算方式,联合出资方式、数额和投资期限,联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条款。甲方以厂房等资产作为投资,明确投资金额和折旧率。双方按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口头合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不要求特定形式,因此在当事人未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情况下,口头形式合同是有效的。但其在涉及不动产转让、涉外合同及大额交易时不宜采用,否则在纠纷发生时难以取证。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需满足
从民法的基本原理而言,超过三年的竞业禁止合同(条款)对职工而言是显失公平的,职工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原有竞业禁止期限为三年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