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 > 口头合同的起诉状范本是怎样的

口头合同的起诉状范本是怎样的

时间:2020-05-2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3146
口头合同没有书面合同那么的繁琐,只要双方通过口头、电话等等的方式达成共识就可以了,用说的方式也能够让彼此之间讨论的更加广泛。但口头合同有个缺点是容易引起纠纷,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找了口头合同的起诉状范本,仅供参考。

口头合同的起诉状范本

原告:XXX,女,1969年2月23日出生,汉族,住广州市天河区棠德东二街XX号XX房

诉讼代理人:广东XX律师事务所律师张X锋

被告:广州XXXX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XX号

法定代表人:XXX职务:董事长

电话:34XX0317

诉讼请求:

1、请求判令被告退还定金人民币20,000元,赔偿原告信赖利益损失人民币XX元。

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2005年10月6日,原告与被告双方约定:原告认购由被告开发的XX号单元,原告需向被告交纳人民币两万元;双方还约定:房屋总价款人民币XXX万元,在被告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该款自动转为该单元之定金,然后被告向原告出售该房屋。

2005年10月6日,原告按照约定交纳了人民币两万元,2007年7月24日,被告取得了该楼盘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预字第:2006XXXX)。被告在取得了预售许可证之后,并没有按照双方的约定向原告出售该房屋。原告在得知被告已经取得该房屋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多次前往被告销售部门要求其继续履行双方原来的约定,向原告出售该房屋,被告至今未履行该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原告认为:原告与被告虽未签订的《认购书》,但是双方已经对XXXX号房屋的认购事宜达成了明确的意向,即:原告向被告认购XXXX单位,原告需要向被告支付人民币两万元,在被告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该款自动转为该单元之定金,被告向原告出售该房屋。因此,双方已经就该房屋的认购达成了口头认购合同,原告所提交的定金收据足以证明。因此被告应该按照双方的约定,继续履行认购合同的约定。如今被告受高额利润的驱动,恶意促使双方合同不能订立,其行为已违反先合同义务。

原告认为,被告违背其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先合同义务,而致原告信赖利益的损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被告的过错导致商品房购销合同未能订立的,其作为有过错一方应承担缔约过失赔偿责任。

根据上述事实和法律规定,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现诉请贵院,依法准如所请。

此致

广州越秀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XXX

代书人:广东XX律师事务所律师张X锋

2cxx年12月10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私了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 股东以厂房入股合作协议范文

    甲方和乙方等联营单位共同出资建立公司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联营宗旨、项目和范围,联营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核算方式,联合出资方式、数额和投资期限,联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条款。甲方以厂房等资产作为投资,明确投资金额和折旧率。双方按

  •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口头合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不要求特定形式,因此在当事人未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情况下,口头形式合同是有效的。但其在涉及不动产转让、涉外合同及大额交易时不宜采用,否则在纠纷发生时难以取证。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需满足

  • 买卖车辆合同纠纷该怎么处理

    买卖合同纠纷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诉讼和仲裁。若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或签订了仲裁协议,可以申请仲裁。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0条规定,起诉需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供副本。若书写起诉状困难,可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根据《仲裁法》

  • 劳动合同中是否可以约定违约金问题解析
  • 起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需要提拱哪些材料
  • 医疗事故死去起诉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