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 > 口头买卖合同的代理词怎么写

口头买卖合同的代理词怎么写

时间:2025-02-04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3199
尽管口头买卖合同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没有书面版本的约束,很多人对于合同内容执行度就非常的低,在对方不执行有违约影响到个人权益的时候有些受害者就会去打官司。那么,口头买卖合同的代理词怎么写?手心律师网小编给你提供一些意见。

关于口头买卖合同的代理词的写法

审判长:

本人受原告林××的委托,依法担任其与蔡××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的代理人参加本案的诉讼活动,现根据事实提出代理意见如下:

争议焦点

本案争议的焦点主要是被告在2008年8月8日是否向原告暂付所谓的“定砖款”人民币6万元的问题。

第一点:所谓“收条”的真实性

被告为支持自己的主张,向法庭提供了2008年8月8日交款时所谓的“收条”,但本代理人认为该所谓“收条”是变造的,不能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依据。理由如下:

  1. 司法鉴定结论显示,该“收条”的主文及落款日期笔墨与原告“林××”三字签名笔墨不一致,这一结论完全否定了该“收条”的真实性。
  2. 根据常规,如果原告确实收取被告的“暂付定砖款”,那么所谓“收条”应当是由原告以完整的纸张亲笔书写,而不可能由交款人书写。此外,交款人交由收款人签名时,收款人会在签名时同时书写落款日期。然而,本案中的所谓“收条”违背了这一规律,先由交款人自己书写“收条”主文,再交由收款人签名,最后由交款人签注日期。被告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一反常现象,因此,被告提供的所谓“收条”的形成方式和书写材料不合理。

第二点:被告的交易习惯和支付能力

本案证据表明,被告不可能在2008年8月8日以“暂付定砖款”的方式向原告预交6万元人民币,这与双方长期的“交易习惯”和被告的“支付能力”不符。

  1. 根据原告提供的债权凭据“××机砖厂砖卡单”,在近一年的多次交易中,被告没有一次当次付清货款,更没有预交过“定砖款”。双方长期的“交易习惯”是被告先把机砖运走,签单赊账,直到欠款累积一定次数和金额后,被告只先还欠款的一小部分。因此,不存在被告以个人名义出具“收条”的先例和“交易习惯”,也不可能一次性支付如此巨额的“定砖款”。
  2. 根据原告提供的债权凭据“××机砖厂砖卡单”,被告赊欠的货款已达52782元之巨。在被告所谓的预交“定砖款”的2008年8月8日之前,双方已经停止交易三个多月。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不可能放着欠款不还而先预付“一年交易量”的所谓“定砖款”。从双方长期固定的“交易习惯”和被告的经营能力及支付货款的能力上看,被告提供的所谓“收条”是变造的。

请求判决

综上所述,本代理人认为,被告关于已付6万元定砖款,并主张抵销原告债权的抗辩理由都不能成立。因此,请法院判决支持原告在本案中的全部诉讼请求,并判令被告承担全部鉴定费及诉讼费。

以上代理意见请审议,谢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私了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 股东以厂房入股合作协议范文

    甲方和乙方等联营单位共同出资建立公司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联营宗旨、项目和范围,联营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核算方式,联合出资方式、数额和投资期限,联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条款。甲方以厂房等资产作为投资,明确投资金额和折旧率。双方按

  •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口头合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不要求特定形式,因此在当事人未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情况下,口头形式合同是有效的。但其在涉及不动产转让、涉外合同及大额交易时不宜采用,否则在纠纷发生时难以取证。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需满足

  • 刑事案件二审代理词的撰写

    刑事案件二审中代理词的撰写,包括被害人赔偿请求的法律依据、精神抚慰金的诉讼要求、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费的申请、被上诉人量刑过轻的问题、未得到受害人及亲属谅解的情况以及代理人的请求。希望二审法院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被害人及其亲属的利

  • 劳动仲裁代理词
  • 为(火灾)财产损害赔偿案代理词
  • 债权转让合同纠纷代理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