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头合同的期限是多久
在许多合同中,包括有关部门公布的范本中,都存在“合同有效期”这一条款,该款规定通常表述为“合同有效期自xx年xx月xx日起至xx年xx月xx日止”或者表述为自符合一定条件起至完成某项工作止。从字面上理解,该条款的含义应为合同在该时间段内有效,之前或者过后合同的效力即告终止,全部条款已经无效。
我国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有法定无效、被撤销以及自然终止三种,其中有效期届满的无效属于合同自然终止一类。按“合同有效期”的文意上理解,即过了有效期,就意味着其没有了任何效力,当然,合同法特别规定的除外,如合同法第九十八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也就是说,在满足合同约定的有效期的前提下,合同本应失效,但实际上仍然有发挥其效力的需要存在,如合同中结算、清理条款的效力、诸如保密条款等后续义务的效力、以及事后当事人根据合同内容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效力等,这些实际上与合同有效期的含义形成了一定的冲突。
综上,笔者认为实践当中,许多合同在撰写时将“有效期”改为“合同履行期限”更为准确。
二、合同的成立需要的条件主要有: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2、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
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
3、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
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
所谓协商一致,就是指经过谈判、讨价还价后达成的相同的、没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应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
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
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
以上只是合同的一般成立条件。
实际上由于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不同,许多合同都具有其特有的成立要件。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甲方和乙方等联营单位共同出资建立公司的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联营宗旨、项目和范围,联营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核算方式,联合出资方式、数额和投资期限,联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等条款。甲方以厂房等资产作为投资,明确投资金额和折旧率。双方按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口头合同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不要求特定形式,因此在当事人未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情况下,口头形式合同是有效的。但其在涉及不动产转让、涉外合同及大额交易时不宜采用,否则在纠纷发生时难以取证。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需满足
借贷双方先口头进行商议,商议内容与借款用途、借款利率、借款人、借款时间、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超过有效期,贷款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而不是实体权利。综上所述,民间借贷合同的利息最高,不能超过规定的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