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清重大误解和错误认识
时间:2024-11-10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是可以撤销的,所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时,对重大误解的认定就显得非常重要,重大误解认定的情形有很多,那么怎样对重大误解和错误认识进行区别?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如何区分清重大误解和错误认识别
重大误解和错误认识的区别
重大误解和错误认识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它们都是基于无意的误解。这些误解可能导致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产生意思表示的错误或对合同内容的误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以下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变更或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重大误解的条件
重大误解导致的合同一般具备以下构成要件:(1)误解通常是由受害方当事人自身的过错所致,而不是因为受到他人欺骗或不正当影响。这种合同通常是由于当事人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信息或交易经验而导致的,从而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相违背。(2)当事人的误解必须对合同的主要内容构成重大误解。如果仅仅是对合同的非主要条款发生误解且不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那么这种误解不应被视为重大误解。同时,对订约动机的判断错误也不应构成重大误解。(3)误解必须直接影响到当事人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一旦合同履行,将会对误解方的利益造成损害。(4)重大误解与合同的订立或合同条件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没有这种误解,当事人将不会订立合同或合同的条件将发生重大改变。与合同订立和合同条件无因果关系的误解不属于重大误解的范畴。
重大误解的确定
确定重大误解的程度需要考虑误解者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包括当事人的状况、活动性质、交易习惯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因此给当事人造成的不利后果。
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
当事人受到重大误解时,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合同的变更或撤销。但如果当事人仅仅请求变更合同,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合同。通过以上规定和判断标准,我们可以区分清重大误解和错误认识别,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食堂承包合同
食堂承包合同中的甲、乙双方权力与义务。甲方提供场地和固定资产,对乙方经营的食堂有检查监督权;乙方享有独立自主经营权,需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承担维修年检费用,并负责管理使用甲方固定资产。合同还涉及水电补贴、功能区区分、餐具消毒、卫生管理等内容。
-
保险中的最大诚信原则
保险中的最大诚信原则,强调保险合同双方应提供所有影响订约和履约的重要事实,并遵守约定和承诺。最大诚信原则包括说明、告知、保证、弃权和禁止反言,在保险活动中体现更为突出。针对保险理赔实务中的拒赔情况,应区分不同情况,对于不合理、不公平的免责条款应认定为
-
非法集资担保的法律效力
非法集资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文中指出,非法集资中的合同一般无效,担保也无法律效力。针对集资诈骗合同的无效性,根据刑法和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借款人的借款行为构成犯罪,合同应认定为无效。不同地区的法院对此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区分认定
-
签订合同时如何区分母公司、子公司和分公司
签订合同时如何区分母公司、子公司和分公司。可以通过查看营业执照、责任承担及相关法律知识来进行区分。母公司、子公司和分公司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和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签订合同时需明确签约主体,确保风险可控。
-
没有签合同被辞退如何赔偿
-
不签合同如何申诉离职赔偿
-
合同签订后结果被骗了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