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行政监察 行政处罚法 国家赔偿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许可法 行政强制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相关 公证法 行政诉讼法
今天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执行异议原则上应当在三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三日内通知异议人和相关当事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按照目前有关的法律规定,如果执行标的
2024-07-12
对这些处理决定,当事人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申诉。
2024-07-08
行政复议申请书的首部应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写明其法定代理人的基本情况。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被申请人的名称和详细地址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参照行政复议法有关规定中的分类写,如拘留决定
2024-07-07
复议当事人通常指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复议中的第三人。行政复议法第10条规定,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2024-07-07
行政复议申请是由于司法行政复议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即司法行政复议机关根据司法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在审查被申请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的基础上,依法作出的一种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决定书作为复议机关对复议案件进行权威性判定的法律文书,应当具备一定的格式和
2024-07-02
我国行政复议应采取的程序要求我们,既然行政复议实际上具有准司法行为性质,就必须在程序上体现出一定的司法性。从原则上说,公正程序可以减弱争议的激烈程度。即行政行为的合法与正当与否的裁决权应从行政行为的执行机关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机构来对行政复议案件
2024-06-20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
2024-06-14
本规定所称行政复议调解,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不违背法律和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他人利益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协调和说服教育,引导行政复议当事人相互和解或者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从而有效解决行政争议的行政复议案
2024-06-07
行政法中所说的行政复议申请人,就是那些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他们的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他们依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要求变更或者撤销原行政行为。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如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其法
2024-05-20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024-05-18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公民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所、邮政编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邮政编码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被申请人的名称;(三)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四)申请人的签
2024-05-17
除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不服,既可申请行政复议也可提起行政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反垄断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据本法
2024-04-23
8、行政机关对其所属的人员或基于内部行政管理关系作出的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等人事处理,应当认定为行政复议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人事处理决定”。9、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纠纷作出的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有关双方当事人民事权利义
2024-04-12
有独立请求的第三人,是指第三人的复议请求并非依附于申请人或被申请人,而是排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复议请求的独立的复议请求。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主要是一些竞争性许可案件、公平竞争权案件;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
2024-04-1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下级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
2024-04-09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问题。行政不作为定义为行政主体未履行法定职责的消极行为。乡镇人民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复议职能,并需承担一定的行政复议任务。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不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向直接管理该
申请复议的自然人死亡时行政复议的终止与恢复条件。当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代为申请,并在六十天内参加复议以恢复程序。若无近亲属或未在规定时间确定参加,复议将终止。同时,第三人可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和第三人亦可委托代理人参加复议。
《行政复议法》中关于行政复议第三人的利害关系要求,包括哪些公民、法人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与行政复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以及一级复议制度和中国特色的行政终局裁决的相关规定。该制度是为了确保当事人在多数情况下获得最终救济,提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和特征,包括其名义、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身份以及申请要求。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范围,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身份和认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