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 员工辞职赔偿标准的法律解析及金额确定

    一位手机主人将一部价值5000元的手机邮寄给家人,但快递公司只愿意赔偿1000元。手机主人不满意,将快递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认为,手机主人和快递公司之间形成了邮寄服务合同关系,快递公司应对手机丢失承担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快递公司赔偿手机主人5

    2024-03-13

  • 如何进行行政诉讼调解

    行政诉讼确立调解制度,应将调解结案作为法定的结案方式作出规定,赋予调解书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的,对方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4-03-12

  • 如何应对对行政处罚的不服之诉

    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可以同时进行。在司法实践中,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竞合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行政机关给予行为人行政处罚后,将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另一种是行政机关

    2024-03-11

  • 行政诉讼中利害关系人的确定方法

    行政诉讼利害关系人包括与被诉行政行为相邻权或公平竞争权的人,被追加为第三人的人,要求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人,行政行为涉及其合法权益的人,以及向行政机关投诉并具有处理投

    2024-03-09

  • 如何撤销行政诉讼

    撤销行政诉讼的方式有两种情形:一是在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主动提出撤诉申请;二是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提出撤诉申请。关于是否准许撤销

    2024-03-05

  • 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依据有哪些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将成为鼓励公民参与环境管理,加强对破坏环境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减少因环境纠纷导致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建立,主要理论依据体现在以下两点:。环境权理论的兴起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4-03-02

  • 刑事诉讼再审:申请期限及相关规定

    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包括: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若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代为提起诉讼;在行政公益诉讼中,人民检

    2024-03-01

  • 行政诉讼决定的特点有哪些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4-03-01

  • 行政不作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专业律师的解析

    行政不作为的主观原因包括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法律意识变异、私欲作怪、人情网和关系网及长官意志的干扰。行政执法人员对法律的认识和态度、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行政法律思想

    2024-02-28

  •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相对人向行政主体提出了实施一定行为的合法申请。按照行政主体能否主动作出行政行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两类。可以申请复议的三类行政不作为,均有“申请”这一前提条件。行政主体只在对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不依法履行时,才构成行

    2024-02-27

  • 行政起诉状的性质及重要性

    第十三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七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十八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第十九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

    2024-02-26

  • 单方终止合同引发的违约赔偿问题

    行政诉讼中的赔偿问题与被告行政行为合法性一同裁决。被告需提供证据证明行政行为合法,否则法院可判定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有举证责任

    2024-02-24

  • 行政赔偿是否适用调解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和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一般不适用调解。然而,对于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

    2024-02-22

  • 行政不作为同家赔偿责任程序

    在我国超职权主义盛行的现实背景下,行政不作为致害情形亦能够造成公民及社会合法利益的现实损失。依此思路,行政不作为所内含的消极性过失,当然应当负损害赔偿的责任。行政不作为即便消极,其亦忽视着宪法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尊重与保护。对行政不作为致害的国家赔偿进

    2024-02-22

  • 行政诉讼的起诉程序及注意事项

    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024-02-18

< 8 9 10 11 12 13 14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行政不作为主体是行政主体,其不作为状态对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行政不作为的客体是为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主体在法定

  • 自由选择制度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与证据能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