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委托人与第三人达成合同。居间人提供的服务包括提供订约机会或者作为订约的媒介。居间合同的标的是居间人通过居间活动所达成的结果,并通过这种活动来获取报酬。只有在居间人成功促成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建立有效的合同关系时,居间人的活动才具有意义。
居间合同的客体是居间人根据合同约定提供中介服务的行为。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居间合同,居间人都不是委托人的代理人或者当事人之一。居间人只是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向委托人报告与其订立合同的第三人,并为委托人提供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在当事人之间充当“牵线搭桥”的媒介角色。居间人并不参与委托人与第三人具体订立合同的过程,他的角色只是一个中介服务人。居间人在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起到介绍和协助的作用。
居间合同具有诺成性,即只要委托人与居间人达成一致意见,居间人就有义务按照委托人的指示进行居间活动。一旦居间人的活动取得结果,委托人就需要支付报酬,合同即成立,无需实物交付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
居间合同具有双务性,即合同成立后,双方当事人都有一定的义务。对于居间人而言,其义务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报告。对于委托人而言,合同成立后,他有支付报酬的义务。
居间合同具有不要式性,即合同可以采取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合同的成立也不需要特定的形式。如果合同约定不明确,应当遵循交易惯例。
居间人以收取报酬为业,因此当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委托人需要向居间人支付报酬,作为对居间人活动的报偿。如果没有报酬,促进他人订立合同的行为就不属于居间合同,而是一种服务性活动,行为人不承担居间合同中的权利义务。
合同订立的不同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口头形式的合同方便快捷,但发生纠纷时难以取证。其他形式的合同认定复杂,需综合考虑行为、意愿等因素。文章还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证明合同成立,并解决了房产交易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后中介费的退还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中介费作为居间服务费用,在买卖双方解除合同后一般不会退还。但如果中介故意隐瞒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则不能要求支付报酬并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中介成功促成合同成立,报酬应按
个人所得税与居间合同的关系。个人签订居间合同时不需缴纳税款,但合同产生的所得收益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居间合同是中介服务合同,居间人为委托人与第三人提供订约机会并收取报酬。个人在获得居间收益时需遵守税法规定,按照相应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本文探讨的是个人居间协议的简单版本,其中包括委托事项及具体要求、居间期限、报酬及支付期限、居间费用的负担、合同解除条件、违约责任及合同争议解决方式等条款。协议的核心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提供媒介服务,促成合同成立并获取相应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