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免责条件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约定免责事由是指即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构成要件包括:
(1) 不能预见:即当事人无法知道事件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情况如何,对此应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2) 不能避免:即无论当事人采取什么措施,或即使尽了最大努力,都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发生;
(3) 不能克服:即以当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战胜这种客观力量;
(4) 客观情况:即外在于人的行为的客观现象(包括第三人的行为)。
当事人任何一方的过错,都将产生违约责任,而不能使当事人免责。免责事由的成立足以推翻根据责任构成要件所作出的责任成立的判断,因此,它实际上是否定了归责事由和责任构成要件的适用。例如,在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即使债权人遭受了损害,但当事人对不可抗力的发生没有过错,不应使其承担责任。不可抗力的出现否定了债务人具有过错的推定。
各国的合同法也规定了不可抗力是合同的免责事由。实践中,由于各种交易行为种类繁杂,往往又具有自身的特点,法律很难对不可抗力的内容和范围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当事人通常在合同中订立不可抗力条款,具体列出各种不可抗力事由和范围。法律也未禁止在合同中以约定形式出现。其目的是通过当事人设定不可抗力条款努力减少不可抗力事故发生所致的风险,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未来出现的风险,同时为正确认定责任,明确法律后果起明示作用。
甲、乙双方关于出口代理的协议书。甲方同意乙方以公司名义开展业务活动,签订外贸和购销合同,提供谈判场所、通讯便利、出口业务咨询等。乙方需遵守法律和政策,承担自身业务费用,并保障提供的出货资料真实有效。双方需严格执行协议,因外商原因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时甲方
甲乙双方就培训合作达成的一致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培训项目、时间、费用、付款方式、责任与义务等。乙方自愿参加甲方举办的培训课程,并同意遵守相关培训、管理制度。双方对合作方式、权益份额、学员纪律、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约定。此外,还规定了补充协议的效力。
甲乙双方签订的一份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协议规定卖家直接发货给买家,运输方式和运费由卖家承担。合同内容包括产品配送、发货期限、付款条件、验收标准、质量要求、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等方面。合同自双方盖章之日起生效。
侵权赔偿提起诉讼的,侵权人可以收集受害人有过错,或者受害人故意造成侵权行为等的证据,这样可以减少或者免除赔偿。一般免责事由通常包括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故意。此外,受害人的过错、第三人的过错、加害人没有过错或者履行了法定义务也可能基于特别规定成为免责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