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免责条件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约定即可援用的免责事由,主要指不可抗力;约定免责事由是指即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构成要件包括:
(1) 不能预见:即当事人无法知道事件是否发生、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情况如何,对此应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为标准;
(2) 不能避免:即无论当事人采取什么措施,或即使尽了最大努力,都不能防止或避免事件的发生;
(3) 不能克服:即以当事人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战胜这种客观力量;
(4) 客观情况:即外在于人的行为的客观现象(包括第三人的行为)。
当事人任何一方的过错,都将产生违约责任,而不能使当事人免责。免责事由的成立足以推翻根据责任构成要件所作出的责任成立的判断,因此,它实际上是否定了归责事由和责任构成要件的适用。例如,在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即使债权人遭受了损害,但当事人对不可抗力的发生没有过错,不应使其承担责任。不可抗力的出现否定了债务人具有过错的推定。
各国的合同法也规定了不可抗力是合同的免责事由。实践中,由于各种交易行为种类繁杂,往往又具有自身的特点,法律很难对不可抗力的内容和范围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当事人通常在合同中订立不可抗力条款,具体列出各种不可抗力事由和范围。法律也未禁止在合同中以约定形式出现。其目的是通过当事人设定不可抗力条款努力减少不可抗力事故发生所致的风险,并由当事人合理分担未来出现的风险,同时为正确认定责任,明确法律后果起明示作用。
艺术品交易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协议包括甲乙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结算方式、违约事项及合同解除和终止等条款。甲方提供艺术作品资料,乙方进行线上推广,双方共同确定作品价格和销售策略。合作期间,双方需遵守协议规定,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房屋租赁合同的重要生效要件,包括合同主体的构成要件、房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合同内容的合法性以及是否进行过登记备案等。合同主体必须符合有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件,同时房屋租赁需审查房屋是否合法可租。合同内容必须合法,过高的滞纳金条款等可撤销。此外,租赁
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中约定的免责事由符合法定有效条件即为有效。法定有效条件包括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以及约定的免责事由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免责事由无效的情况包括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免责以及故意或者重大
侵权赔偿提起诉讼的,侵权人可以收集受害人有过错,或者受害人故意造成侵权行为等的证据,这样可以减少或者免除赔偿。一般免责事由通常包括不可抗力和受害人故意。此外,受害人的过错、第三人的过错、加害人没有过错或者履行了法定义务也可能基于特别规定成为免责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