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一般保证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计算起点是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的日期。超过20年后的权利受损,法院不予保护,但在特殊情况下,法院可根据权利人申请决定延长时效
2024-10-26
连带责任和不真正连带责任在概念和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连带责任是指两个或多个当事人对共同债务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并因此产生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而不真正连带责
2024-10-26
无限连带责任是指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有全部清偿义务,债权人有权向合伙人中的任何一人或数人要求清偿债务的一部分或全部。承担连带责任的条件包括:1) 连带责任人必须为两个或两
2024-10-26
共同债权属于多数人之债。根据主体的多寡可以将债划分为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共同债权的各债权人行使权利时必须全体一致。共同共有具有不可分割的共有权性质,各共同共有人都享有共有权,这种共有权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个别债权人对共同债权来说无任何权利,至少不存
2024-10-26
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下,债务人对同一债权人负有多个以同一给付为标的的债务,其中一个债务人履行后,所有债务都消灭的情况。例如,甲委托乙保管一台彩电,丙在
2024-10-26
《民法典》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在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责任。如果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被侵权人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请求赔偿,并且销售者可以
2024-10-26
欠钱跑了不会被通缉,债务人败诉后应当及时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债务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
2024-10-26
保证期间是债权人主张请求权的权利存续期间,债权人在该期间内没有主张权利,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一般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起六个月,但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
2024-10-26
嗣后第三人不履行债的义务,债权人不得再请求原债务人承担债务,只能请求第三人承担债务不履行之损害赔偿责任或者诉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原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偿还能力并不负担保责任。
2024-10-26
本文对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分类探析,包括共同侵权行为之连带责任、共同危险行为之连带责任、无意思联络分别侵权之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侵权随之连带责任、
2024-10-25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024-10-25
财产侵权赔偿诉讼时效规定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权利人无特殊情况需在三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否则期限届满,侵权人便会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不过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
2024-10-25
本文讨论了不真正连带责任和连带责任的区别。连带责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承担责任,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各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原因
2024-10-25
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多个人共同进行危害他人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数人的行为导致他人受损,可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由侵权人承担责任;无法确定具
2024-10-25
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法律规定,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抵押时,必须同时抵押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房地产抵押应遵循自愿、互利、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并受国家法律保护
2024-10-25
招投标合同中的债权债务转移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招投标合同一般不允许债权债务转移,但在特定情况下是允许的。同时,债权转让通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债权人通知债务人和债权人、受让人、债务人共同订立债权转让协议书。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老赖在民商领域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老赖指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但拒不偿还的人。如果老赖对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会构成犯罪,需负刑事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存在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无果、有能力还钱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虚假债权转让若构成合同诈骗罪则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另外,公司债权转让个人需要满足有效存在的债权、双方的合意、债权可让与性和转让通知等